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雯 通讯员 李铭骥
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见证着警民的深厚情谊。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公安局坚持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行动号令,以高效服务与温情守护书写平安答卷。
分秒必争 应急服务显担当
“警察同志!孩子明天高考,身份证丢了!”6月6日22时35分,牛驼派出所接到田女士带着哭腔的求助。此时距高考首场考试不足10小时。户籍民警迅速响应,县局人口管理大队同步启动“高考加急通道”:临时身份证连夜制作,正式证件同步申办,考场执勤警力提前对接预案。
次日8时,执勤民警在考点入口核实考生身份,护送这名考生顺利进场。“那晚民警说‘别怕,有我们在’,像一针镇静剂让我安心!”田女士含泪回忆。
同样的速度体现在服务群众出入境需求上。2024年8月,赵某夫妇因境外留学的儿子意外身故需紧急申办护照。县、市、省三级出入境部门无缝衔接,信息采集、审批、制证全程压缩,护照当日交付,为悲痛家庭打开跨国奔丧之门。
温情守护 危急时刻见真情
“孩子在检查站很安全!”5月29日,辛立村公安检查站辅警井嘉涵发现一名8岁男童独自徘徊于国道车流中。孩子喃喃“找不到妈妈”,而母亲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换岗辅警刘思航持续拨打电话,接通瞬间传来母亲崩溃的哭声。一句郑重承诺,让电话那头情绪骤稳。一小时后,全家三代人赶到检查站,孩子爷爷紧握辅警刘思航的双手颤抖无言。
一月后,崔先生夫妇送来锦旗,锦旗上“人民的好警察 群众的好卫士”的金字下,仿佛还能看到民警汗渍浸透警服的身影。
不久前,同一公安检查站上演着相似的温情故事。民警发现一名聋哑男子在车道徘徊,通过其身份证联系霸州警方确认为走失人员。三小时守护中,民警端热水、送早餐,直至亲属接回。今年以来,固安县公安局心为民系,先后收到群众锦旗15面,表扬信、感谢信4封。
创新治理 平安基石更坚实
近年来,“固安南关夜市”成为不少人的打卡地,每天傍晚至深夜,这里做买做卖,人潮涌动,尽显人间“烟火气”。
“有民警巡逻,扒窃零发案!”经营麻辣烫的摊主李大姐笑着竖起拇指。为进一步服务经济发展,固安县公安局密布治安防范网,在城区9个“夜经济”火爆点位,明确警力、明确时间,加强巡防,解纠纷,排隐患,破现案,最大程度保护群众利益。
同步启动的“加强巡”防控机制,推动机关警力下沉街面,对商超、集市等重点区域实行“车巡+步巡”全覆盖,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2月13日,东湾派出所民警巡逻途中,及时制止两名因口角争执欲动手的老人,后联合村干部多次上门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截至7月,全县纠纷警情同比下降63%。
联动共治 服务触角再延伸
固安县公安局自2023年6月启动警企合作以来,超6万份反诈宣传单随外卖送入家庭,精准覆盖网购高危人群。快递员小陈坦言:“民警教我们识别涉诈包裹特征,现在每份快递都是反诈哨岗!”
随着“外卖送餐+反诈提示”模式持续深化,固安县公安局持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有效提升全民反诈防骗意识。特别是针对高考、中考结束后易受骗的学生、家长以及独居老年等重点群体,联合村、社区开展精准入户走访宣传。政治处还利用“固安警方”公众号,刊发反诈专题6期,反诈中心每月组织民辅警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全力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
同时,强化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县局组建了821个由保安、教师、商户等群防群治力量构成的安保“最小作战单元”,参与重要节点和关键位置的群众联防。这些“最小作战单元”协同民、辅警驻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平安建设重要的基础力量。
从深夜户籍窗口不熄的灯光,到国道上牵起走失儿童的手;从高效便捷的进京安检通道,到随外卖飞入千家万户的反诈提示。他们将“民呼警应”化作最坚实的笔触,在岁月长卷上,持续书写着让百姓心安的美好答案。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