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旧改”零信访、物业费收缴率近100% “德加小灶”烹出基层治理新滋味

2025-07-17 16:37:0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徐文强

常住人口5800余人,专门为民服务的志愿者达200人;小小一张议事“圆桌”,近三年破解的“关键小事”超300项,参与人次几乎与常住人口数相当。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德加社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很像烹饪,当“秘方”被摸索出来、“火候”到了,居民从观众变为主角,鲜美的滋味自然频现。

造就风景的“新配方”

“物业、业委会、业主互不信任导致冲突不断,最严重时,德加公寓东区小区新组建的业委会不到1个月就辞职,当时我们就想是不是要创立一个‘第四方’?”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由党支部牵头,楼道长、网格员、物业、业委会代表组成的“小区联建协调委员会”被正式建立。从层级上看,它对物业与业委会有监管权,而它之所以能得到广泛认可,与“小区首次旧改”密不可分。

旧改前,深知可能会遇到“矛盾爆发期”的德加东区联建委发布了一则通知,号召懂工程及有专业背景的居民加入“协调小组”,避免“走流程式改造”——小到灯泡用几瓦、大到车库设计,力求每一个子项目都让居民掌握主动权。“旧改的半年时间里,东区实现了零投诉、零信访。”联建委成员表示。

另外,作为街道试点,德加东区联建委还创新推出了“双向考核”——

一方面,联建委将物业服务细化成了600分的评价体系并接受业主评分,若分数过低,物业或将被更换;另一方面,物业同步对业主的公共行为表现评分,以此评选年度“文明楼道”(有物质奖励)。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全体业主得以受益,物业费收缴率亦同步提升至近100%。“现如今,上述这些经验做法已在街道全面铺开。”街道相关负责人称。

锦上添花的“新风味”

如果说联建委扮演的是一位监督者,那么在其背后,持续提供意识方法的便是“德邻圆桌会”。去年起,随着西湖区纵深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这个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在“月度综治例会(街道层面的公安、行政执法、消防等主体下沉到社区)”的加持下也有了“新风味”。

“我们社区有一位陈阿姨(化名),基本上所有的野猫她都喂过,坚持了近二十年,可动物集聚带来的臭味一直困扰着附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到夏天,投诉便会增加,在多方调解无果的前提下,“一小孩被流浪猫咬伤,家长向陈阿姨索赔”的事件成了这起陈年纠纷的转折点。

文新派出所民警杨彦伟透露,早前,通过“综治例会”,他接触过这位“猫妈妈”,“小孩被咬伤”则给他们提供了契机。其间,社区组织多方召开圆桌会,在充分体谅陈阿姨“受了委屈”的过程中,杨警官等人以执法者的身份同步向她输出了“您所关爱的生灵正在伤害其他生灵”的破局观点。历时近一个月,这位“猫妈妈”终于作出了“给予对方一定赔偿、不再继续喂养野猫”的决定。

持之以恒的“新力量”

德加社区下辖的德加公寓被竞舟路分成了两个小区,每当访客走进这里,总会有点意外——近25年历史的老小区竟见不到一辆私家车,而说起这个现象就不得不提“裴哥”。

“德加公寓曾经车满为患,车主常吵来吵去,为了彻底解决该问题,经走访,我们最终选择了邻近几个单位的停车场,帮车主以低价谈妥了停车费,并分头挨个找‘僵尸车’车主挪车,用了整整两个月。”“裴哥来了”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裴浙江称,在他的团队里,近160名志愿者每个人都是矛盾纠纷的化解者,简单来讲,他们更像基层治理的执行者。

今年,随着以网格员宋薇薇为代表的、30余位居民组成的“薇姐到了”志愿服务队建立(关注一老一小),专注为民服务的队伍再次壮大。至于“如何调动这群人的积极性”,社区同样有“秘方”。

据了解,长久以来,社区一直与辖区银行保持着共建关系,经洽谈,银行一方向所有志愿者提供了“积分存折”——不同的志愿服务对应不同积分,分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既能兑换生活物品,又能享受较高利率存款(比普通储户略高)、老年大学课程、定制旅游等等。“矛盾纠纷分层过滤、风险隐患梯次消解,我区90%的矛盾纠纷都可以及时化解在街道、社区;其中,以德加社区为代表的‘最小单元’,更是构建起了‘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交街道’的治理新格局。”西湖区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