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李萍辉:解锁“十八般武艺““花式”普法让法治更入心

2025-07-17 15:54:0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法治副校长:李萍辉,女,1989年出生,现任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助理,从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法治宣传工作十二年。近年来获评宁波市“巾帼建功标兵”“十佳未保人”“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港城文化繁荣先进个人、全市法院“最美甬法人”、记三等功,系宁波市直属学校平安法治副校长人才库成员,被市妇联聘为宁波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所在庭室两次获评“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获评最高院“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法治小记者:俞思行,女,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洲校区四年级学生,喜欢读书、游泳、弹琴、朗诵。

在宁波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礼堂里,一双双专注的眼睛追随着讲台上的身影。法治副校长李萍辉用自学的手语动作划破寂静:“什么是校园欺凌?”台下近百名听障学生迅速用手语热烈讨论起来;当法治课接近尾声,全场学生笑着跟随比画李萍辉改编的防欺凌儿歌,无声的法治韵律在礼堂里流淌……

深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十二载,李萍辉早已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无数孩子的心田,从普通中小学到职业院校,再到特殊教育群体和困境儿童,她正以创新思维和满腔热忱持续书写着司法护航成长的动人篇章。

深耕专业,法治教育精准滴灌校园

李萍辉的课堂从不照本宣科。在宁海县职业中学的“开学第一课”上,她播放自编自导的预防未成年人网络诈骗情景剧,学生们屏息凝神;在模拟法庭中,她让学生化身“小法官”,在角色扮演里理解司法威严;她将法律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儿童预防性侵儿歌》,让孩子们在传唱中做好自我保护。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传递方式可以是温暖的。”李萍辉扎根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创新已成为她的职业基因。她策划的普法宣传片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发热潮,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片《依法带娃》点击量突破90万次;她参与拍摄的“四明云法庭”青少年普法视频,精准投放到全市中小学,覆盖100.6万人次;与电台合作的“小星星法治课堂”系列节目,让法治之声飞入千家万户。

十年坚守,为迷途少年点亮归途

课堂之外,李萍辉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连续十二年,她坚持赴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回访帮教,为失足少年建立个人档案,用司法温度铺就回归社会之路。这份坚守源于她参与编撰《青少年预防性侵手册》《预防毒品犯罪手册》时,亲眼所见的那些因无知而滑向深渊的案例。

“法治教育是预防犯罪最坚固的堤坝。”李萍辉深知,每一次普法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她的身影穿梭在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和回访帮教现场,用十二年如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宁波市十佳未保人”的责任担当。

多面赋能,绘就法治温情底色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法治副校长还身怀多项“绝技”——作为宁波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李萍辉将法治宣讲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她以身边法治英模故事、反诈案例为素材创作宣讲作品,荣获市直机关青年宣讲大赛特等奖等,让法治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她以画笔记录司法温度——身为中国法官文联美术摄影委员会会员,多幅展现法庭温情瞬间的作品在最高法官微展出,斩获宁波市机关艺术节美术金奖,用艺术语言传递法治正能量;利用业余时间,她精心创作编写普法宣传片剧本十余部,登上“学习强国”、浙江天平等平台,同时还设计创作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有趣的普法漫画,其中儿童预防性侵亲子读物《我的身体属于我,别人不能随便碰》最受孩子和家长喜爱,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树立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意识,构筑起坚实的法治防线。

从特教学校的手语课堂,到失足少年的帮教档案,李萍辉用创新与坚守织就了一张法治保护网。当她在模拟法庭中看着孩子们郑重敲下法槌,在回访帮教时收到少年们寄来的新生喜报——这一刻,法治副校长这个身份已不仅是职责,更成为千万少年人生纽扣的守护者。正如她笔下描绘的法治长卷,每一笔都在书写:法律的温度,终将抵达最需要温暖的角落。

采访本里的关键词

也许只是听一首歌的时间,法治之水就已悄悄浸润了你我的心田;也许只是看一幅漫画的片刻,是非的界限就已变得清晰了然;也许只是影片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就让未来的你我在诱惑中坚定地走向了正确的那一边。

这,是我成为法治小记者之后的最大感受。以前,我总以为法律是严肃的,普法也得是严肃的,学法更得是严肃的。直到我加入了法治小记者队伍,跟着萍辉姐姐参加了几场未成年普法宣传活动,我才发现原来普法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记在采访本里的那些关键词仿佛个个都有着神奇的魔力,让我们学法变得更有趣了,大家不但喜欢学,而且学完后不容易忘,还会时不时互相提醒,那些法律知识在大家脑海里深深地扎了根、发了芽。

你看采访本里的关键词“儿歌”就是萍辉姐姐带我们唱的这首《民法典小公民歌》——“小公民,记心间,法典守护每一天。过马路,左右看,安全第一守规则。玩具车,绘本册,自己东西自己管。借东西,要归还,诚实守信好习惯。……”一字一句既铿锵有力又朗朗上口,法律知识尽在其中,学完这首儿歌我们都懂得了法律要平等保护每一个人合法权利的精神。

再看采访本里的关键词“漫画”指的是《预防毒品犯罪手册》中的漫画内容。一说到毒品,我们小学生都觉得既可怕又遥远,虽然知道要远离毒品,但到底毒品长什么样、在哪里可能接触到毒品却不清楚。而这些漫画就将可怕的毒品、复杂的群体、隐蔽的交易通通生动地呈现了出来,让我们了解了常见的毒品类型以及它们的隐藏形式,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毒品陷阱”“糖衣炮弹”,从而更好地远离毒品。

还有采访本里的关键词“电影”,这是指法官叔叔阿姨们专门为我们未成年人拍摄的普法宣传片,通过一个个深刻的生活小故事来诠释法律的意义,像宣传片《揪出电诈大魔王》又有趣又长知识,在我们小学生群体中就有着超高的人气呢!

有了采访本里的这些关键词,我仿佛也找到了普法宣传的法宝,我利用班队课时间教同学们唱《民法典小公民歌》,借助国旗下讲话的机会进行反毒宣传,还让妈妈在家长课堂上给大家播放普法宣传片,把自己在当法治小记者过程中学习到的这些知识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同学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法律的呵护下携手奔向我们的美好未来。(俞思行)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