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刘阳
“车陷泥潭时,民警在泥水里推车的身影,我一辈子忘不了!”江苏游客王先生含泪哽咽地说。
新疆塔城边境管理支队达因苏边境派出所巴依木扎旅游警务驿站的民警们,用“24小时在线”的坚守,将“安全港湾”筑在海拔3000米的云上草原。
在旅游旺季,通过联合巡逻,大大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道路安全与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成功处理多起突发事件,调解旅游纠纷20余起。
近年来,塔城地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完善管控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边境创建、提升服务保障效能,全力筑牢边境辖区安全防线,高效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边疆治理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
党建引领 筑牢边防稳固框架
塔城地委政法委联合地委组织部、边境管理支队制定《抓党建促边境治理若干措施》,构建起“五级架构”(边境区域党建工作指导组——边境“党工委”——边境“大党委”——边疆党支部——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在边境区域全覆盖。
塔城地区五个边境县(市)全部成立了边境“党工委”,组建乡镇边境“大党委”20个,依托边境警务站成立边境网格党支部31个,设立党员“中心户”100多个,形成了“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大群防格局。
同时,塔城地区在边境重点区域探索区域警务协作融合,实施“大警务”工作模式,运行“区域警务联管联控”和“站所合一”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警力互补、警务融合。
落实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塔城地区构建“一站四所”环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联勤联防和“多所党建融合”运行模式,完善管边议事、普法宣传、群众奖励、边境巡防、邻里守望“五项制度”,“党务、警务、村务”深度融合,边境管控体系日益完善。
深化平安边境创建 凝聚强边固防合力
塔城地区将“平安边境”融入“平安塔城”细胞工程,划分“九个独立管控网格”,推行“一网格一品牌”,深度挖掘萨尔布拉克守护者魏德友、“边境线上的坚守坐标木合亚提”、开发开放试验区“火种”党建联合体、莫特格“马背义警”等典型,开展“法润边关 法治同行”主题普法活动356次。
塔城地区在五个边境县(市)建立边境基础管控中心,实现一键指挥调度和远程摆渡一线执法执勤。部署边境勤务“六个一”和“六必”活动,常态化开展人、车、物、技、犬、机“六巡”联动,2025年成功抓获1名企图越境人员。
塔城地区创新开展“一站多能”“所站联动”“查管一体”查缉模式,2025年以来开展“平安边境”联合巡逻踏查、演练50余次,堵截20余名无证徒步探险人员,劝返无证(不符)人员173人。
聚焦服务大局 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塔城地区结合边境管控实际,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跨境旅游、商务、物流运输和抵边生产等服务管理水平。塔城地区依托沿线边境警务站打造“沿G219边境旅游警务驿站”,集边防管理、治安管理、为民服务、戍边宣传于一体。近年来,60余万游客通过此线领略“边境之美”。
推行《优化边境管控服务开发开放试验区10条措施》,塔城地区推动企业员工居住证、户籍迁移、边境通行证等政务“增简短提”,开通涉企警情“绿色通道”。组建党员干部“薪光义警队”,对生产作业人员实行“免检通行”,助力企业节省成本8000万余元,为务工群众讨回薪资5100万余元。
同时,塔城地区以萨尔布拉克警务站“六面红旗”(凝聚护边员先锋精神、魏德友奉献精神、陈云聪乐观精神等形成的关口要塞旗、红色传承旗、军警联防旗、巾帼建功旗、民族团结旗、风口戍边旗)为圆心,辐射带动广大民辅警、护边员戍边卫国、服务发展。边境沿线优化升级8个标准化、便捷化、人性化“群众办事服务中心”,累计办理户政业务2.4万余份,办实事8260件,获赠锦旗、感谢信42面(封)。涌现出跳入化粪池中救人的陈裕鑫、7×24小时“警察小店”、反诈先锋“丁香小警”、“铁娘子”戍边队等先进典型。
“丁香”作为塔城市市花,是柔美纯净的代名词。受“丁香”市花的启示,塔城边境管理支队二工镇边境派出所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管控要素多、新兴产业多、娱乐场所多,每年近3000起接处警中有四分之一是矛盾纠纷的显著特点,将丁香市花柔美纯净的一面,运用到执法执勤任务中,用柔性、温情的执法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初,派出所以“丁香”为名,组建了一支丁香女子巡逻队,女警们温暖的笑脸、温情的执法给辖区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不断拓展总结,派出所逐渐形成了丁香调解室、丁香义警队等系列警务品牌,将警队的刚毅与丁香的柔情完美融合,累计服务群众12万人次、化解矛盾纠纷4820起。
别样花香无风自来,如今,“丁香警务”已浸润到当地百姓心中。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