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力诉前调解 服务社会治理

唐山物调委积极探索专业解纷新模式

2025-07-16 10:12:3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2023年6月,针对近年物业矛盾纠纷多发高发、情况日趋复杂、化解难度增大这一新情况,河北省唐山市在省住建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成立唐山物调委,建立市、县、街三级组织体系,以入驻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基本依托,聚焦物业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社会调解,探索构建行业专业性调处新模式,为城市安宁、人民安居提供了强大助力。唐山物调委成立以来,累计化解各类物业矛盾纠纷2975件,为基层法院分流物业类案件数量达50%以上,赢得了物业、业主及法院的广泛赞誉。

建强基础支撑 打造全新版物调专业体系

全覆盖建“网”。在成立市级中心的基础上,在唐山市各县区设立分中心,在重点街道(社区)建立调解室,构建覆盖全市的“三级”全新调处网络。目前,唐山物调委已在全市19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县级分中心,并入驻11个县(区法院并设立标准化调解室,派驻调解员入驻3个街道开展调解工作。2025年3月,唐山物调委正式入驻市综治中心。

全要素建“队”。面向实际需要,按照专业化、年轻化原则,采取公开招聘、定向定岗形式,吸纳“三懂、三有”(懂政策、懂法律、懂业务,有担当、有热情、有爱心)复合型人才,组建物业纠纷调解专业团队,并建立律师、专家和老法官、老物业、老社会工作者组成的物调专家库,实行按需编组、优势互补。目前,唐山物调委组建了一支由130余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4岁的专门调处队伍,建立一个由25名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库。

全维度建“制”。依托入驻平台,建立分流承接、协调联处、司法确认、结果反馈、结案归档等闭环处置流程,健全信息共享、案件会商、研判分析、人员考核等工作制度,业务协同联动机制,与司法审判、社会管控等工作实现有序衔接。同时,建立市、县、街梯次联处机制,对基层一时难以调解的复杂案件,由上一级组织力量进行攻坚化解,切实提高调处质效。目前,唐山物调委共建有各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11件套。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种联席会议、交流座谈、联调联处25次。

突出实质化解 打造效能化物调特色品牌

在诉前调解中当“尖兵”。唐山物调委始终把诉前调解作为主战场,针对进入诉讼阶段矛盾双方对抗情绪较大的情形,实施“一案一团队”“一案一策”,积极运用“如我在诉”深查“矛盾点”,先“共情”后“讲理”捕捉“认同点”,适时“提问引导”强化“反思点”等调解技巧,推动一大批诉讼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两年来,累计成功调解法院指派的2134件物业诉讼案件,占全市此类案件数量的40%以上,有效缓解了基层法院物业案件审理压力。

在基层矛调中筑“前哨”。在深度参与诉前调解的同时,唐山物调委主动将关口前移、延伸触角,组织各级调解人员深入街道、社区,以设立调解室、发放联系卡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物业诉求,及时承接各类调处需求,在基层一线为物业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直接服务。2024年6月,在滦南物调分中心受理的一起物业费纠纷中,业主陈某因房屋空置待售,误以为无需缴费,累计欠费万余元。调解员历经135天,先后十余次深入社区走访,与纠纷双方耐心沟通协调,最终促成陈某在房屋成交后48小时内主动缴清欠款。

在成果落实中做“使者”。在调处成功后,唐山物调委对每起案件采取入户走访、中心约谈、电话沟通等形式,建立实行月访、季访、半年访制度,及时跟踪掌握调处结果落实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难点问题,让群众感到贴心暖心。两年来,唐山物调委累计协助解决拖延资金赔付、地设施清理等30余个后续问题,先后收获群众赠送锦旗44面、感谢信26封。

聚焦预防治理 打造公益型物调服务格局

深化风险研判预警。唐山物调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调处实践经验优势,定期对各种调处案例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当前物业矛盾风险隐患,提出预防化解措施,形成工作《简报,及时报送有关部门进行提示预警。同时,建立调处典型案例库,并将其录入司法信息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调解参考借鉴。两年来,唐山物调委累计制发《简报》25期,推出典型案例18个。

行业专项整治。唐山物调委积极运用社会组织第三方特点,依托“行政+”联动模式,组织人员入驻路南、路北、丰润等10个县(区)住建局,参与大修基金监管、消防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配合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深推法律宣传服务。唐山物调委动员组织各级专业调处力量,与法院、司法行政、住建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协调联动,采取社区集中宣讲、站点咨询服务、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开展多种法律宣传活动,以案释法、解读法律条文,提高群众法律意识。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周敏鸿)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