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孝清 通讯员 万泉君 徐烨
蝉鸣朗朗,烈日灼江。
连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温“炙烤”模式。江西省九江市最高气温达39℃,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给一线执勤的公安水警带来极大挑战。头顶酷暑、脚踏热浪,在炙热的甲板与滚烫的船舱中,九江市公安局民辅警无惧高温“烤”验,坚守在长江、鄱阳湖水域岸线,全力守护,确保平安。
50℃甲板上的“铁板烧”
“出发!”7月13日,伴随着引擎的轰鸣,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水警2966号”巡逻艇应声启动,粼粼波光刺目,甲板热浪灼人。11时,气温38℃,穿着厚厚救生衣的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民警站在巡逻艇甲板上,没多久便大汗淋漓,脚底发烫。驾驶舱温度计指向50℃,半开放式巡逻艇的仪表盘、操纵杆、护栏扶手烫得难以触碰。32.26公里的水路,巡完一个来回要一个多小时,哪里停靠船只多、哪里会有群众野泳、哪里拐角要慢行,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长江联合执法队副队长王剑锋对巡逻线路烂熟于心。他说船舱里就像是“蒸桑拿”,时不时就要擦流进眼睛里的汗水,不然“辣”得睁不开眼。
“看似风平浪静的江水,实则暗流涌动。你们看,这边有不少游客在江堤上玩耍。”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浔阳江派出所所长张国斌一边对巡逻民警说,一边拿出扩音器,对着岸上呼喊:“请游客注意安全,小心青苔湿滑,远离江边。”
“通过‘人巡+车巡+船巡+无人机巡’的立体巡查机制,在烈日与责任的双重‘烤’验下,水域防控网越织越密。”九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副支队长叶亮告诉记者,面对持续高温,该支队每日江面巡逻频次已增加到三次以上。
双重炙烤下筑牢“安全网”
“小朋友快上岸!水库危险!”7月8日,瑞昌市公安局湓城派出所民警通过无人机巡查龙泉水库,通过无人机喊话引导一名独自游泳儿童安全返回岸边,一个潜在的风险隐患借助科技力量及时避免。
这并非个例,在九江,科技手段正成为炙烤模式下防溺水攻坚战的关键利器。九江市公安局紧扣夏季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将科技手段融入安全防范工作,用智能化巡查织密水域安全防线,创新巡逻模式,开展空中水域安全巡查。相对于传统地面巡逻,无人机凭借高空视角广、监控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的优势,高效排查隐蔽水域的安全隐患。
在持续的高温预警下,九江公安民辅警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背负着近十斤的救生圈、绳索等装备在水边徒步巡查,汗水浸透的警服紧贴后背,每人每天大量补水才能勉强对抗酷暑的侵袭,以“人防+技防”的双重防线铸起坚实屏障。
热浪中练出“真功夫”
7月8日,永修县吴城镇荷溪渡口热浪蒸腾的江面上,一场水上救援演习正在紧张进行,模拟场景是一艘渡船突发火灾并有乘客落水。
“有人落水!”随着警报响起,永修县公安局吴城派出所的救援艇如离弦之箭驶向事发水域。港航、渔政、公安等救援人员站在颠簸的艇边,目光锁定湍急水流中的落水者。
第一次抛投救生圈,水流将救生圈冲偏。汗水模糊了视线,救援人员抹了把脸,迅速调整角度二次抛投——这一次落水者成功抓住了救生圈。与此同时,岸上医护人员已做好救治准备,吴城派出所民警在水边维持秩序。
近40℃的“烤”验下,这场历时32分钟的多部门联合演练,全面检验了高温极端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据了解,九江市公安局水警部门始终坚持训练与实战深度融合,突出实战、实用、实效,纵深推进水警实战大练兵。针对夏季溺水警情高发、水域活动风险增大的形势,民辅警深入推进夏季水上应急处突专项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温下各种贴近实战的水上警务技能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叶亮表示,正是这份在烈日下的千锤百炼,铸就了关键时刻的过硬本领。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