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陈李双
春寒料峭的清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桂平市油麻镇六平村的山塘边,挖掘机轰鸣作响。来自广西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智正用树枝在地上比画路线:“先通主渠再清塘底,确保进度又不耽误春耕。”两个月后,经过整治的5座山塘蓄满1万立方米春水,300多亩稻田迎来“及时雨”。在村奖学金颁奖礼上,一位村民握着他的手感慨地说:“黄书记的‘智’,是让六平村后代走得更远的智慧。”
从戒毒警察到驻村第一书记,从山塘整治的治水良方到奖学育人的长远谋划,黄智正以实干与智慧,在六平村写下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智识乡土 解锁民情密码
2023年4月,黄智踏着泥泞走进六平村,随身带着三样“法宝”:一张手绘民情地图,标注着脱贫户房屋、灌溉山塘、急弯险路;一本民情记录本,扉页写着“群众的难事就是解答的考题”;一件红马甲,胸前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
驻村首月,他踏破了1双胶鞋、1双雨鞋。乐叶塘屯的悬崖路段缺少护栏,老人小孩出行非常危险;夜晚走村入户时,村民一句:“摸黑走了一辈子夜路”的感叹,被他详细记在本子上。很快,100米防护栏竖起、58盏太阳能路灯点亮村道。
这张不断更新的民情地图,不仅有地理信息,更记录着陈家的危房、莫家的陈年积怨、徐某的就业需求等。这张“智慧图谱”成为黄智精准施策的依据。
智强堡垒 激活党建引擎
面对村党支部凝聚力不足的问题,黄智奏响阳光村务、先锋培育、阵地升级、党日活动的党建“四部曲”,建强战斗堡垒。
在“阳光村务”公示栏前,村民们总能及时看到村内财务流水——大到几万元的产业投资,小到几十元的办公用品采购。
“星火计划”让党员队伍焕发新活力。在党员徐喜邦的制衣作坊里,“党员示范岗”的红旗格外醒目。这位曾靠打零工维生的党员,在黄智的鼓励和帮助下办起作坊,带动十多名村民就业。
党群服务中心被打造成集学习教育、政策咨询、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除了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到戒毒所接受警示教育,黄智带领党员志愿者上门为孤寡老人送医送药、解决难题。
2023年,黄智被桂平市委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至2024年,六平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获油麻镇年度考评优秀等次。
智兴产业 拓宽致富之路
“能不能种点容易增收致富的作物?”面对村民的期盼,黄智带领村民代表赴南姜种植基地考察,摸清市场规律后敲定“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成品回购”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如今,25亩南姜试验田长势喜人,预计2026年即可带来10万元收益。
黄智精准对接村民需求:协助徐喜邦申请扶持资金,联系订单,组建家庭工坊;为徐祥邦的养猪场解决贷款难题;推动光伏发电和稻虾养殖等8个稳健项目落地。2024年,村集体创收8.35万元,较2023年增长37%。
智治乡村 夯实平安根基
“两家人吵了十几年,‘小智书记’三趟就劝和了。”村民谈起黄智成功调解莫某福与莫某华的纠纷赞不绝口。黄智创新建立“铁三角”调解机制——“第一书记+司法所/律师+族长”成功化解了8起矛盾纠纷。
在村小学操场,黄智用“模拟法庭”教学生防范校园霸凌;在村民院坝会上,结合案例宣讲土地政策法规。他主动联系相关单位,组织开展法治宣讲15场、普法课堂5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智暖民心 践行初心使命
由黄智发起并推动的山塘整治工程,不仅争取到政府扶持,更广泛动员村民捐款助力,30多亩山塘蓄水量翻倍,受益稻田亩产增加33%;他创设的奖学金制度帮助15名优秀学子圆了求学梦,如今村民自发成立奖学金理事会,让这份温暖延续。
从陈某家厨房改造到2400米道路硬化,从危房修缮到灌溉渠疏通,黄智的“民生清单”写满“小事”,在村民心中却重若千钧。老主任杨礼威说:“‘小智书记’雷厉风行,我们提的问题他都马上想办法解决,他的到来,让人既感安全又觉暖心。”
七百个日夜的深耕,黄智以智慧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当山姜花开遍山岭,当制衣坊的机鸣与校园的书声交织,这位“小智书记”已将智慧的种子深植六平村的沃土。他用智慧铺就致富路,以真心温暖群众心,把他乡作故乡,视村民为家人,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小智书记”的赤诚篇章。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