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启动。3名法治小记者携手社区同学们共同走进法院,在暑期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法治研学之旅,通过庭审旁听、模拟法庭、小记者采访等系列活动,以孩子们的独特视角主动探索法治的意义,沉浸式感受司法实践,接受法治教育熏陶。
走进智慧法院 解锁法治密码
活动伊始,法治小记者们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法院探索之旅。在诉讼服务中心,他们详细了解了立案流程及便民服务措施,了解法院日常工作流程。在审判庭,他们学习了法徽、法袍所代表的意义,了解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法警等不同角色的职责。
“圆桌法庭用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圆桌形式让法官和未成年被告人平等交流,有利于减轻未成年被告人恐惧与抵触心理。”法治副校长向参观的孩子们介绍家事审判庭的意义。在青少年维权室和心理疏导室,孩子们通过沙盘、心理测评图等专业设施,直观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模拟庭审现场 体验司法威严
法治小记者们和社区同学一起参加了模拟法庭,在真实法庭环境中,全流程、沉浸式演绎了一场聚焦电信诈骗的模拟庭审。12名学生分别担任审判长、公诉人等角色。从法槌敲响、法庭调查,到控辩交锋、当庭宣判,模拟法庭完整再现了庭审全流程。
“审判长”严肃把控程序、“公诉人”铿锵有力地举证、“辩护人”据理力争——角色代入式的演绎,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专业点评环节,法治副校长结合模拟表现进行讲解,并延伸讲解校园暴力、青少年常见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等话题,在法庭上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法治课,并强调“既要保护自己,也要遵守法律”的双重准则。
旁听真实案件 敲响法治警钟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庄严落下,法庭内瞬间肃静。
海曙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杨某某犯故意伤害罪。3名特殊的“小听众”——海曙法院的法治小记者们,全程认真旁听,这场真实的法庭教育课,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具冲击力,在小记者们心中敲响了沉重的法治警钟。
“打伤别人,赔钱坐牢只是开始,更可怕的是毁掉的是自己的未来。”看到被告人被法警带离法庭,三名法治小记者都深刻理解了:法律的边界不可触碰,任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都将付出自由、尊严和前途的惨痛代价。
携手参观镇海中学 感受百年名校底蕴
在宁波中院的安排下,海曙法院法治副校长带领着三名法治小记者参观了有着深厚底蕴的镇海中学。漫步在校园里,感受着名校的历史积淀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聆听镇海中学优秀学长们的学习经验分享,法治小记者们感受到了坚持、信仰的力量,“这一趟镇中行,给了我很强的动力,我也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一名法治小记者站在镇海中学的门口,看着百年名校中来往的学长学姐们,对法治副校长偷偷诉说自己的梦想。
采访法治副校长 传递法治声音
终于来到了法治小记者们最期待的环节!面对法治副校长,三名小记者纷纷抛出一个个精心准备的问题。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现状,法治副校长结合“网恋威胁拍隐私视频”“隔空猥亵”等真实判例,提出“四警惕”法则:警惕熟人越界行为、避免与异性单独相处、拒绝网络异常邀约、防范诱惑陷阱。活动结束前,每位小记者还获得了与自己的“结对”副校长单独交流的机会,小记者们则郑重承诺,要将今天的采访内容写成报道,让更多同学听到“法治的声音”。
历时3天,法治副校长带领着法治小记者们,从模拟法庭到真实庭审,从读书圣地到庄严法庭,这堂“沉浸式”法治教育课,在小记者们心中深植了法治信仰、规则意识和生命至上的理念,为他们扣好人生的“法治纽扣”提供了强大的警示力量,法治的声音将长久回荡在每一位小记者的心中,指引他们走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未来,也用自己的收获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同学。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