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通讯员 文乾南 于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发展,辽宁省丹东凤城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聚焦社区矫正重点难点问题,于近期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检察工作,以“惩教结合、权益保障”为主题,通过“大数据+司法温情”双轮驱动,实现法律监督刚性与人文关怀柔性的有机融合,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智慧检察显锋芒,精准打击脱漏管
在此次专项检察行动中,凤城市检察院创新构建“大数据+社区矫正监督”模式,与司法行政、公安等部门共享信息,全面整合社区矫正对象各类数据,同时构建社区矫正脱漏管模型。检察人员通过“线上研判+线下核查”双轨机制,线上研判出6条脱漏管线索,线下核查后,依法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份、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督促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向上级移送案件线索2件,以科技手段筑牢社区矫正监管防线,有力维护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
司法温情暖人心,权益保障零距离
凤城市检察院始终秉持“监督与保障并重”理念,在确保刑罚执行到位的同时,将维护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不及时问题,检察官对今年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部分人员在判决生效后未能及时取回保证金。为此,凤城检察院主动作为,联合法院、公安部门简化退还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保证金快速退还。截至目前,已有8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收到保证金,切实保障了其合法财产权益。其中3名当事人为表达感谢上门赠送感谢信与锦旗。此外,检察院还与司法局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就保证金退还告知达成共识,并明确违法线索移送流程,从制度层面消除权益保障盲区。
凤城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精准监督”与“合法权益保障”双管齐下,既以科技“利剑”精准打击了脱漏管等违法违规行为,筑牢了刑罚执行的“防火墙”,又以司法“暖阳”切实维护了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法律监督中的人文关怀,成功实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编辑:刘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