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周芝华 董明坤
长江潮涌,法治激荡。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人民法院新安法庭(少年法庭)静立澧水之滨,管辖二镇一乡民事案件及全县涉未成年人案件。近年来,面对两名员额法官年办案量逾700件的繁重挑战,法庭以“诉前联调+巡回审判”双轨驱动,匠心构建“联、保、优”三字工作互动机制,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种子,深植于沅澧大地沃土。
“联”字筑基 网格化调解纾民困
新安法庭深知,基层家事、邻里纠纷如“乱麻”,仅靠法庭单兵突进,难达“案结事了人和”之境。为此,法庭紧扣“三调联动”核心,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为原则,依托“法官联村”机制,精心构建“1+3+N”立体调解网络:以法庭为中心,联合3个乡镇司法所,吸纳48个村(社区)、2个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动解纷力量下沉、关口前移。
今年2月份,毛女士因离婚后与前公婆房产居住矛盾激化,要求强制腾房。庭长李清高研判后认为,此案物权归属虽清晰,但一纸判决强制老人搬离,必将撕裂亲情、埋下隐患。法官迅即联动镇司法所长及社区老支书陈老。在社区调解室,情理法交融:陈老以乡情伦理疏导,法官以民法典阐明权利义务,同时强调法律倡导和睦友善之价值观。最终,双方签署调解协议:老人承诺两个月内搬离,毛某协助寻房。事后毛某致谢:“谢谢你们没让我做冲动的事,也给我们都留了体面。”
此案正是“1+3+N”网格调解化解家事纠纷的生动范本。机制运行以来,已就地成功化解纠纷18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85%。
“保”字发力 诉前保全定分止争
面对专业性突出、标的额较大的案件,如何避免“空调白判”?新安法庭深化“诉前保全+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对涉人身损害赔偿等紧急给付案件,法庭指导当事人依法申请诉前保全,为调解装上“保险栓”,有效震慑恶意转移财产行为,显著提升协议可执行性与当事人信任度。
2023年末,暴雪压垮李某经营的日杂店棚顶,致顾客张某十级伤残。李某垫付部分医疗费后,面对25万余元后续赔偿,辩称“天灾”无力承担。法官敏锐洞察:法律关系虽明确(经营者违反民法典安全保障义务),但赔偿专业性强、双方情绪对立,李某存在转移财产风险。“保”字诀即刻启动:法庭迅速冻结李某名下存款,同时联合司法所指派资深调解员周大姐及村治保主任刘主任组成调解团队。调解中,法官条分缕析阐明李某安全保障义务之失,并出示详尽赔偿清单。法律的威严与保全措施的实效,促使双方回归理性。最终李某多方筹款,当场一次性支付张某11.5万元。一场可能旷日持久的纠纷高效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双赢”。
“优”字暖心 巡回审判润物无声
新安法庭大力推行“优”质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及偏远村民诉讼难问题,将巡回审判车开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让司法更具亲和力与可达性。
今年4月,七旬唐大爷驾驶电动三轮车撞上于女士轿车,交警认定全责需赔3700元。唐大爷既不服认定,更以年迈无能力拒赔。法官马法官三度登门:首次遇“闭门羹”;二次老人情绪激动拒谈;第三次法官转换策略,先关心其生活,再以农事喻法理:“大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责任该谁担就得担,就像种地要守时令。”同时引导于女士换位思考。法理情的温暖终破僵局:唐大爷同意筹款,于女士感动于法官为民情怀,主动减免部分费用,双方当场以2000元和解。近3年,法庭开展上门调解、巡回审判、送法“赶集”320余场次,化解涉农、涉老、涉困纠纷210余件。
作为湖南省首批挂牌少年法庭,新安法庭探索的“1+2+3+4”少年审判工作经验被最高法全国推广,2023年获评“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从“坐堂问案”到“送法上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其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魂,以“联、保、优”三字诀为笔,在阡陌纵横间用心描绘“矛盾就地化解、群众获得感强”的善治新画卷。
巡回法庭现场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