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孝清 通讯员 周浦 黄佳荣
系紧腰带、扶正执勤帽、带上工作日志推开门,走在清晨阳光中,江西省抚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驻抚州市实验学校警务室民警廖川,开启了自己一天的工作。56岁的他,刚退出实职岗位回到基层一线,每天参与护学值守、巡查校区。
今年以来,抚州市公安局从优化队伍结构、盘活警力资源入手,通过重心下移、警力下沉、资源下倾,探索出以“精准选派、定岗搭台、激励保障”为主体的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以下简称“职级干部”)管理模式,激励职级干部重返一线、担当奉献,为破解干部队伍建设、基层警力不足等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精准选派——“一线当主角”
6月20日上午,在抚州市公安局临川分局青云派出所抚临社区警务室里,抚州市公安局督察支队原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冯夏阳,与青云派出所所长、社区书记正认真研究着警务室升级改造计划。
“我过得很充实,在基层能找到自己的新价值。”拥有近四十年公安工作经验的冯夏阳,给社区治理工作带去了新理念。
职级干部具备丰富的领导和工作经验,是政法队伍中的特殊财富。为了用活用好这支“常青树”队伍,抚州市公安局今年以来研究制定选拔职级干部下沉一线实施方案,通过个人自荐、部门推荐、单位评荐+政治素质评价、综合素能评价、人岗相适评价的“三荐三评”选用机制,结合“个人意愿、组织选配”,将全市范围内筛选出的首批139名、平均年龄55岁,且能干事、想干事的职级干部,精准选派至96个社情复杂、警力短缺的一线警务点,重新“上岗”担任社区民警,让广袤的基层成为“55+”民警干事业的新热土、新舞台。
“通过明确‘下’的目标、严格‘下’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下沉职级干部‘清单式’责任管理和‘点单式’业务培训制度。”抚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制定下沉民警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指引等文件,明确下沉民警10项21种职责任务,做到定位清、职责明,并针对下沉民警反馈的需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交流,切实提升下沉民警在社区工作中的能力水平。
定岗搭台——“再次挑大梁”
“邓大总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关键,再庖丁解牛式地化解冲突,让我受益匪浅。”近日,抚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原副大队长邓东民,下沉交通事故诉前调解中心后带着中心年轻民警,成功化解数起棘手交通事故纠纷,让年轻民警见识了他的独门“真经”。
重新换岗“挑大梁”的邓东民,对于下沉一线颇有感触:“能把自己积累数十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民警,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我内心是十分自豪的。”
在各自岗位上,职级干部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创新思路,主动参与到“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律、开展法治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护航青少年成长”等基层治理核心任务,为做强做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注入了新动能。同时积极发挥“传帮带”的导师作用,做年轻民警的引路人,为年轻民警理思路、传经验、教方法、解迷惑。
激励保障——“有为更有位”
为了持续激励下沉职级干部担当作为,抚州市公安局坚持强保障、重关怀,配套建立“资源保障、人文关怀、评价激励”三项机制,从思想上加强引导、制度上完善保障。
据了解,抚州市公安局通过逐一开展谈心谈话,卸包袱、鼓干劲;明确各方责任,提供全方位支撑;严格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疗休养等待遇,妥善解决实际和合理诉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化结果运用,对实绩突出者作为典型培育选树,并在评优晋升上予以倾斜,积极营造出“赛马比拼”“有为者有位”的浓厚氛围。
同时,该局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通过常态化教育、管理、监督,全方位督促下沉职级干部干好工作、抓牢学习、遵守纪律。
“让干部从基层开始锻炼成长,再重返基层找到归属感,成为我们队伍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源头活水。”抚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汤发龙介绍,自推动退出实职干部下沉一线以来,干部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