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张永明 李渊
“从合同条款到用工规范,法律服务团带着方案上门,我们企业的法律难题一次性就理清楚了!” 近日,江苏瑞鼎环保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在听了法治体检意见后,对上门服务的新庄司法所工作人员连连点赞。这是宜兴市司法局将法律服务下沉企业一线的生动缩影 —— 从 “法治体检” 到专题沙龙,从精准普法到产业护航,一系列“零距离”服务正为各类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法治体检 开准合规 “药方”
“这份体检报告像一面镜子,帮我们看清了合同管理里的 多个风险点。”在芳桥街道某企业的会议室里,企业负责人指着《法治体检报告》上的标注感慨道。
今年以来,芳桥司法所紧扣“法治体检进企业,护航发展零距离”主题,联合芳桥街道法律服务所,组建 “法律诊疗队” 深入辖区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重点帮助企业排查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 “关键环节”,累计出具个性化体检报告5份,提出合规建议8条。
同样在周铁镇,一场 “温暖同行 守护权益” 专题讲座让企业管理者们收获满满。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结合 “员工离职补偿纠纷”“工伤认定争议” 等典型案例,详解劳动合同法实操要点,现场发放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手册》被争抢一空。“以前总觉得‘按经验来’就行,听完课才知道合规管理能少走多少弯路。” 一家企业的行政主管在笔记本上记满了重点。
专题沙龙 解开成长 “烦恼”
“客户拖欠货款,如何通过法律途径高效要回?”“个体工商户要不要签劳动合同?”在屺亭街道小微企业法治沙龙现场,经营者们抛出的问题接连不断。来自宜兴市经济开发区法律服务所的法律专家拿出民法典合同编条文,结合本地案例逐一拆解:“约定了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是 3 年,这期间要保留催款记录……” 一场 2 小时的沙龙,解决了 12 家企业的急难愁盼。
新庄司法所的“体检+服务+普法”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则让企业感受到了法治温度。在江苏瑞鼎环保有限公司,法律服务团成员先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企业经营常见法律风险,再用 “法律知识有奖竞答”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前觉得学法枯燥,现在我们基本上都能说出工伤认定的几大要件了。” 企业负责人笑着说。活动现场,针对企业提出的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12 项具体法律问题当场化解,200 余份普法资料成了员工们的 “随身法律顾问”。
产业护航 走稳规范 “路子”
“民宿定价要明码标价,食品原料得留存 48 小时……” 在湖㳇镇的 “规范经营・法治护航” 讲座上,50 余名民宿经营者听得格外认真。湖㳇司法所针对当地民宿产业特点,聚焦民宿产业发展痛点,围绕“合规底线、风险防控、政策赋能”三大主题,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联合授课,发放的相关指南成了经营者们的 “枕边书”。
“客人在民宿摔伤谁来担责?” 面对经营者的提问,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给出答案:“要看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比如防滑垫是否铺设、警示标识是否清晰……” 这样的 “定制化讲解”,让 “湖㳇民宿” 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从车间厂房到山间民宿,从大型企业到个体工商户,宜兴市司法行政系统正以 “沉下去” 的姿态,把法律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据统计,今年以来,宜兴市司法行政系统已开展涉企法律服务活动12场次,服务企业 80余家,用法治的 “稳” 护航发展的 “进”,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跑得更稳、走得更远。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