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宁夏彭阳草庙法庭法官田间地头化解土地权属纠纷

2025-07-11 13:40:1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东

“为这件事折腾了这么久,这回终于解决了,谢谢法庭,谢谢法官!”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人民法院草庙法庭顺利化解一起因土地权属问题引发的纠纷。

图为法官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李某与张某系同村村民,两家之间的地界因村路改造而模糊,导致李某的土地面积减少。但基于邻里关系,李某未予深究并外出务工多年。2025年,务工回家的李某找到张某协商却遭到对方拒绝,李某一气之下将张某诉至彭阳法院。

根据法律规定,土地权属纠纷并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该案受理后,承办法官马海桃立即向乡政府、村委会了解情况,因该案双方争议的相邻土地界限不明确,权属有争议,按照诉讼程序,法庭可以裁定驳回李某的起诉。

“既然案件已经到了法院,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尝试化解”为实质性化解纠纷,马海桃及时与当地司法所、村委会沟通协商,积极组织各方共同前往现场勘察,在诉争的田间地头展开联合调解工作。

七月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法院的巡回法庭车辆在绿油油的梯田中格外醒目,而马海桃等一行人顶着烈日在山头忙碌着。

“这块地,一直都是我们在耕种,都种了有20年,我不同意退还。”

“种了就是你的了?还白拿了我这么多年的退耕补偿款?”调解现场,李某、张某双方就土地权属问题始终僵持不下。

“你看现场这么多人在这为你俩的事情操心,都是乡里乡亲,希望你们能换位思考。”

“村委会的意见是按照便利种植原则,再次土地确权时确保双方土地面积总量不减……”参与调解工作的司法所、村委会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对二人进行劝说。

马海桃也耐心向双方解释了土地相关权属的法律规定,并从倡导乡风文明、维护邻里情谊的角度出发,左唠唠、右劝劝,还引用“远亲不如近邻”“让他三尺又何妨”等典故劝解双方放下成见,双方的态度终于缓和,在司法所、村委会的协助下顺利敲定了地界的划分建议。

“说实话,我总以为法官是坐堂审案的,没想到你们周末还来到现场解决这件事,退耕补偿款我现在就退还给老李。”巡回法庭车上,张某将李某的退耕补偿款现场清算并当场履行,李某也主动撤诉,困扰双方多年的问题在此刻得以实质化解。

编辑:丁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