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姚佳妤
为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工作覆盖面,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连日来,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禁毒办联合各社区以“防范青少年成瘾性物质滥用”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禁毒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全面筑牢禁毒安全防线。
童趣绘“禁“ 3D印“安”
在海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大学生书记助理利用工业专业知识,将“3D”打印机器人带到了禁毒课堂,通过高科技现场制造“奶茶包”等毒品模型,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并了解毒品类型,提升日常生活毒品防范能力。之后,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设计并制作禁毒盾牌,把“防范青少年成瘾性物质滥用”的大道理,变成了孩子们掌心的“安全盲盒”。
青春不毒行 生命必安驰
在东湾社区,浙江职业警官学院的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和青春活力,成为宣传活动的主力军。志愿者们一边引导大家仔细辨认,一边详细介绍常见毒品的种类、识别方法以及成瘾性物质的隐蔽危害,帮助居民提升识毒、防毒能力。同时,大家也分享了实用的防范技巧,提醒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谨慎交友,不涉足治安复杂场所,对陌生人提供的食物、饮料保持高度警惕。同时,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或公安机关报告。
禁毒零距离,宣讲入民心在东保社区,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四级警长、禁毒教育专家吴志云老师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新型毒品知识科普课。通过数据让居民了解到青少年已成为新型毒品的主要受害者,随后,她通过实物展陈、图片对比和视频解析,逐一拆解新型毒品的“伪装术”。
青春法治力 共筑无毒区法治
在云滨社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法律232区队的青年志愿者们走进居民家门口。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制服,化身“禁毒科普宣讲员”,通过高仿真毒品模型,重点剖析了“依托咪酯”“LSD致幻邮票”等第三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态。并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与漫画展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这些毒品如何伪装成“电子烟”“卡通贴纸”“零食包装”等日常物品,并详细阐释其致命危害与法律后果。
坚守三“阵地” 织密全民禁毒网
月雅苑社区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小区、学校、企业,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月系列活动。在小区,结合套圈、知识抢答等互动游戏的方式,以更深入人心的趣味形式,向居民普及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方法;在校园,社区民警通过图文展示并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其成瘾机制与危害后果,引导教师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的同时,并提出倡议,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化身“禁毒引路人”;在企业,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生动讲解新型毒品的伪装性与危害,深入剖析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职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白杨街道将持续深化“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行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传统+创新”结合的方式,打造“无毒社区”“无毒校园”,并鼓励党员、志愿者等群体参与禁毒宣传,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禁毒工作新格局。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