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闫振华
“以前有困难不知道找谁,现在干部主动上门,一杯茶的工夫就能把事儿说明白、解决好!”家住山东青岛平度市东阁街道的居民王大爷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对前来走访的街道干部竖起大拇指。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东阁街道开展“你好老乡”大走访活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东阁街道围绕助力社会治理引领区建设,创新推行“以访聚智、以访速排、以访化访”工作法,组织144名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累计走访群众3万余户,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件,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温暖民心,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走访聚民智 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
“咱们社区空地多,要是能办个纳凉晚会该多好。”在走访中收集到的这条群众建议,如今已化作深受欢迎的“东阁家家亲”文化品牌。街道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宇,通过176条民情建议的“富矿”,挖掘出60余条“金点子”,让群众智慧成为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
为畅通民意渠道,街道建立“收集-研判-反馈”闭环机制,每季度召开民情分析会,确保群众声音“听得到、用得上”。正在筹备的社区微更新项目中,8处改造方案全部源自居民提议,真正实现了“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走访解民忧 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多亏走访干部帮忙,孩子的助学补贴三天就办下来了!”提起街道的办事效率,社区居民李女士连连称赞。走访干部随身携带“政策包”,将就业、医疗、教育等38项惠民政策“送货上门”,今年以来现场解答疑问216次,代办服务89件。
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街道建立“三色管理”机制:简单问题绿色通道即时办,复杂问题“黄色预警”限时办,疑难问题红色会商联动办。老旧小区排水改造、背街小巷亮化等12个民生项目通过走访提前发现、快速落地,群众满意率达98.6%。
走访化矛盾:让“枫桥经验”焕发新活力
“扫码反映问题,当天就有回应!”居民张先生通过“码上东阁”平台反映的停车难问题,24小时内就得到妥善解决。这款嵌在网格员制服上的“二维码”,已成为街道创新社会治理的“金名片”,近年来累计处理群众诉求1037件,网格员上报事件4611件,化解率达95%以上。
街道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力量,打造“一站式”调解中心,培育“东阁大姐”等服务品牌。通过走访前置排查,今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73起,信访量同比下降41%,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如今,在东阁街道,有事找走访干部已成为群众共识,一幅干群同心、共治共享的和谐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大走访机制,以更精准的服务、更智慧的治理,为平度市“社会治理引领区”建设贡献东阁力量。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