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土地租赁起纷争 “贝侬”调解破僵局

2025-04-16 14:47:0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田野 蓝玉喜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人民法院古零法庭联合当地政府、司法所、村委会等力量,成功调解一起涉及96户村民与黄某之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既有效维护了村民合法权益,也为困境中的企业点亮希望之光。

2011年初春,羊山村某屯曾某等96户村民与黄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书》,约定村民将所承包的81.69亩肥沃土地租给黄某发展种植业。合同签订后,黄某与其丈夫苏某成立专业合作社。

2019年,古零镇乔老村、羊山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该合作社签订示范园合作协议,投资建大棚和浇水设施。示范园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村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由于经营出现问题,自2023年起,黄某与苏某开始拖欠村民租金,葡萄园逐渐荒废。随着欠付租金增多,村民与他们的矛盾愈发激烈,当地村委会、镇政府多次调解未果。2025年2月11日,曾某等96户村民向古零法庭提起诉讼,请求黄某、苏某支付拖欠的11万余元土地租金,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并恢复土地原状。

古零法庭迅速响应,鉴于案情复杂,决定联合镇政府、司法所、村委会等力量组成调解小组,同时邀请当地“贝侬”,运用具有当地特色的“贝侬”调解工作法。调解小组多次深入实地查看租赁土地现状,与村民和黄某、苏某进行深入交流,倾听村民的诉求,了解黄某经营困境。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调解小组梳理出纠纷的焦点:黄某因经营亏损且丈夫苏某脑梗导致无法继续经营葡萄园,无力支付租金;村民要求全额支付租金并解除合同,恢复土地原状以便种植农作物或将土地另行租赁。特邀调解员韦惠昌和古零法庭法官陆凤城深入剖析案情认为,黄某夫妻对解除土地租赁合同无异议,但当前无力支付租金,恳请适当减免;案件难点在于恢复土地原状以及处理承包地上的三间房屋。

基于上述情况,特邀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多次邀请第一书记、村民委员会干部、村民代表、黄某等召开联席会议,反复研讨并制定化解方案。经过多方反复沟通协商,双方当事人于3月20日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同时黄某、苏某须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村民租金;若大棚能在一定期限内转租第三方,村民则放弃土地复垦费主张,否则黄某、苏某需按每亩标准支付复垦费;村民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古零法庭在司法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鲜活实践。古零法庭将司法温度与乡土文化结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法治乡村建设助推产业兴旺、有效治理交出了一份答卷。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