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法治之光点亮童心:

​张君敏与她的“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守护行动

2025-04-15 13:59: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吕佳慧 张睿

法治副校长个人档案:

张君敏,女,1987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07年参加工作,现任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公安局壶镇派出所一级警长,负责社区警务、社区警校建设、女性未成年人案件、社会安全防范宣传等。200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缙云县溶江乡政府、缙云县公安局,先后从事乡村基层治理矛盾化解、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保护。连续六年被评为缙云县优秀公务员、荣立个人嘉奖一次、县政府嘉奖两次、县学雷锋先进个人、市基层治理先进工作者、县“志愿服务红榜”先进榜样,建有缙云“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专注于外来务工子女和未成年人保护,主讲的君敏姐姐安全防范小课堂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精品课程获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法治小记者个人档案:

胡婉竺,女,丽水市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缙云县200名小警察之一,也是缙云县首批法治小记者,擅长画手抄报。

法治之光点亮童心:

张君敏与她的“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守护行动

从大学生村官到孩子们口中的“君敏姐姐”,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公安局壶镇派出所民警张君敏,用12年时光将法治教育化作一盏明灯,照亮数万名孩子的成长之路。

张君敏创建的缙云“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累计开展公益支教580余场,覆盖学生8.3万人次,更以“法治+心理”双轨模式,让法律的温度直抵孩子们的心田。

2007年,刚大学毕业的张君敏来到缙云县溶江乡政府。

彼时的溶江乡,青壮年外出务工率高达70%,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她会在村里给孩子们免费辅导作业,还给孩子们讲法律知识,教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次,村里有个孩子因父母长期外出,疏于照顾,导致被老人伤害。

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们?张君敏开始思考,这也成了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16年,张君敏调任壶镇派出所后,发现辖区18所学校中外来务工子女占比超四成。

在唐市小学的首次法治课上,当她问“遭遇侵害该怎么办”时,竟有孩子回答“告诉爸妈会被骂”。

这刺痛了张君敏的心,也让她意识到法治教育不能止于说教,要让孩子真正懂法、信法、用法。

邀请学生穿上小警服走进警营,体验警察工作;让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在微电影剧情中领悟反霸凌真谛;设计“心灵集市”游戏,用趣味互动驱散心理阴霾……张君敏将法律课变成孩子们的“探索之旅”。

2023年,当发现孩子们对短视频感兴趣后,张君敏成立了“法治小记者团”,让他们化身普法“小主播”“小记者”,进一步用童言童语传递法律知识。

11岁的法治小记者胡庄用《对性侵勇敢说不》系列画作引发了家长深深共鸣,孩子们自导自演的普法微电影《抵制校园暴力》更是掀起热议。

壶镇派出所镇中警务室的“君敏姐姐心理驿站”,是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也是张君敏为孩子们打造的“法治之家”。

在这里,“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凝聚了民警、教师、律师等各界力量,开创的“法治+心理”模式已帮助了数十名儿童。

有抑郁倾向的小朱姐妹,在服务队的心理疏导下走出阴影;少年小杜通过“今天我是小警察”活动重拾理想,立志报考警校;少年小陈用稚嫩的画笔记录“我和君敏姐姐的故事”,写下“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令张君敏欣慰的是,曾经受助的孩子中有100多人考上大学,23人加入服务队。浙江海洋大学的徐嘉璐、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应镇如等大学生志愿者,寒暑假返乡为孩子们上课。

“就像当年君敏姐姐教我们一样,我也要帮助其他的孩子们。”徐嘉璐说。

荣誉墙上,连续六年“县级优秀公务员”等证书记录着张君敏的付出,但张君敏最珍视的,是孩子们成长为“法治小卫士”的每个瞬间。

正如缙云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壶镇派出所所长卢留斌所言:“她让法治教育有了温度,这是校园版的‘枫桥经验’。”

从青涩大学生到85后女警,张君敏用青春守护童心。她的故事印证:法治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做守护校园安全的小小卫士

法治小记者 胡婉竺

我叫胡婉竺,是实验二小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同时,我还是缙云县公安局壶镇派出所的小警察,也是壶镇派出所首位小小普法员。

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可重要了,需要把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向长辈和同学们传授!

之前,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张君敏警官来给我们上法治课,我坐在下面一边听一边心里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穿上小警察的衣服,去警营看看?什么时候,我也能成为一名小警察呀!

突然有一天,妈妈问我:现在壶镇派出所在招募小警察,担任小小普法员,你要不要参加呢?

“要要要,我要。”我马上说。

妈妈说,想成为一名普法员,首先要有自己擅长的东西。

我擅长的是什么呢?

去年,张警官在实验二小招募小同学参加拍摄了抵制校园霸凌的微电影,我当时就很想参加。看了微电影后,我更是灵光一现。

“我最爱画画,要不就画一张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手抄报吧。”我告诉了妈妈,想法也得到了她的支持。

凭着以前在班队课时学到的知识,和妈妈的指导,我顺利完成了手抄报。

学校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然而,校园里也时常有不和谐的音符。也许是因为一个误会,有人恶语相加;也许是因为一次无意犯错,有人挥起了拳头……我希望通过宣传手抄报上的内容,让同学们能够学会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张警官说,因为我是第一个画防校园欺凌和防性侵手抄报的小朋友,我的勇敢和正直也让她看到了我,她给我颁发了聘任证书,还给我送了警察小熊。在她的鼓励下,我下定决心一定会好好履行自己的职责,向更多的人宣讲法律知识,做校园安全的小卫士。

后来,张警官还把我们这批小小普法员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法治小记者团,让我们化身普法“小主播”,在短视频上展示自己的才艺。

现在,和我一样的法治小记者在壶镇共有15名。他们都可棒啦!演《抵制校园暴力》微电影,创作《对性侵勇敢说不》系列画……大家各显本领,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点赞。

每个周五下午放学后,我总是会到壶镇派出所镇中警务室的“君敏姐姐心理驿站”里参加活动。这间小小的房间,是张警官为我们小孩子打造的“法治之家”。墙上贴满了我和同学们的法律手绘,书架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法治绘本供我们阅读学习。

房间角落里,还有一个“解忧信箱”,这是我们和张警官的“悄悄话”传递箱。每当遇到困惑和难题,我们都会通过这个信箱来跟张警官分享我们的秘密。

除此之外,张警官还创建了一支缙云“君敏姐姐”社区警务团队,里面有很多警察,老师,律师,社工。

叔叔阿姨们对我们很关照,经常给我们上公益课,科普各类知识,帮助我们了解该怎么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他们的教导下,我的法治意识更强了,也更加明白该如何当好一名小小普法员、法治小记者。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