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刘金晨 蒋春晓
普法宣传覆盖群众超1.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万余份,实现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损失率同比大幅下降30%和25%……去年以来,江苏省仪征市公安局立足队伍实际和工作需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全面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参与公安部及省市级“法制讲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等方式落实具体工作,全局以“战训合一”新模式强化执法能力,以“线上+线下”双轨推进提升普法实效,推动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为筑牢法治社会根基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组织保障 筑牢普法工作基石
“今天的培训真是受益匪浅,今后将举一反三、自我加压,努力提升自己使用法律政策、规范执法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3月15日,一场120多名民辅警参与其中"法治思维与执法能力提升"的专题培训在仪征举办,培训结束后,民警张明意犹未尽。
这样的教育培训,在仪征市公安局已成为常态。普法是执法者的义务,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推动普法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石。近年来,仪征公安局将普法工作作为提高全体民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的重要载体,引导全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治理社会的能力水平。
局党委班子带头学,统筹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一把手”示范领学,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全局做优平台建设、创新练兵机制,完善培养模式,持续深化练兵和教育培训工作;全体党员民警积极参与党建活动,通过上党课、开展支部学习等活动深入学习各项党内法规……公安局多措并举、持续深化,在全局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我们实行的'战训合一'教育培养新模式,重点加强刑事及行政案件办理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仪征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潘明先介绍,他们结合“职级晋升、专项培训、法制讲堂、法制夜校”等对全局民警进行轮训,去年以来,已举办培训会12场,参加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局的“法制讲堂”10场,全局民警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
扩大普法覆盖面 落实普法责任清单
“您好,您接到过陌生电话吗?如果有陌生人用任何理由让您向陌生账户转账,一定是诈骗!”夜色中的仪征宝能城市商业广场人气十足。人间烟火气中,一抹抹“警察蓝”穿梭在人群中,将手中的反诈资料递到群众手中,用面对面的方式提醒群众。
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损失率同比下降30%、25%,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这背后,是仪征市公安局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坚持“线上+线下”双轨推进普法工作取得的实效。
近年来,仪征市公安局持续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法治宣传。线下,组织民警深入到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利用“1.10、12.4”等主题宣传日广泛开展法治宣传;联合各单位青年志愿者一起在重点路段开展行人、非机动车的劝导活动,制止不文明交通陋习,宣传法律知识;积极开展送法下社区建设,分地段、分人群,深入辖区广场、商业步行街、餐饮业、超市以及工地工棚等场所对流动人口开展法律宣传。
线上,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网格群,持续深化警务公开、执法办案,强化法治宣传,通过发布预警提示、普法公告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把群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和需要让群众了解的信息主动予以传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依托互联网媒体平台,创新打造出了一批普法短视频、普法漫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产品,让普法教育“入脑入心”。
精准定制普法服务 助力普法“入脑入心”
“我们采取‘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普法专项行动,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普法套餐’,让普法宣传更具针对性。”潘明先介绍,他们与各单位青年志愿者一起,将城区内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及人流量较大的路口、路段作为重点,积极开展行人、非机动车的劝导活动,制止不文明交通陋习,宣传法律知识。
针对流动人口,仪征市公安局各派出所社区民警积极摸索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施工单位流动人员比较集中、零散流动人员到夜间才回家做饭的时间节点,分地段、分人群,深入辖区广场、商业步行街、餐饮业、超市以及工地工棚等场所对流动人口开展法律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200轮次,发放宣传图册500余册,宣传教育群众1000余人。
该局还会同乡镇、机关单位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标语、现场解答、发放宣传材料和印有法律宣传的手提袋、口罩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国家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电信诈骗、防养老诈骗等法律法规,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受教育人群10000余人次。
结合“三下三上”全警恳谈主题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推进送法普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提升普法声势和效果。开展普法宣传600余次,受教育人数3000余人。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