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 通讯员 薛元
4月11日,山东青岛市召开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领导同志调研青岛中央法务区的指示要求,总结前期工作,调度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步任务。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程德智,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青岛海事法院院长吴锦标,市南区委书记王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郝伟主持会议。
会上,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上合法务区、金融法务区、自贸法务区、平台建设组分别汇报了建设推进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市司法局分别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
会议指出,近两年来,青岛中央法务区聚势而起、成熟运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赞荣,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霍敏出席成立仪式并共同见证揭牌,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宇燕深入调研指导,对青岛中央法务区建设模式及取得成效予以充分肯定,提出加大创新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涉外法务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指示要求。在涉外法务区,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海事法院审判区、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入驻运转。在上合法务区,有关建设经验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获评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之首。在金融法务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营,全省首个支持“专精特新”法律服务机构发展的创客平台成立并投入使用,快速集聚9家头部律所。在自贸法务区,成立全国首个海事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落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室、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司法研究基地。中央法务区数字法务平台优化提升“青法先生”法律服务 AI 数智人,在市级机关布设“青法小屋”,面向社会提供实时互动的线上法律咨询服务。中央政法委、中央党校把青岛中央法务区作为调研联系点,全国党政单位及国内外企业将青岛中央法务区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人民日报》、新华社、《法治日报》等宣传报道80余次,其中《法治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青岛中央法务区服务企业发展经验,得到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青岛中央法务区建设的重要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高水平开放”重要定位,按照省委领导同志调研青岛中央法务区的指示要求,对标先行先试典型,在“四区一平台”协同联动建设、重要机构实体化入驻运行、一站式法治服务资源汇聚、头部类国际化法务机构引进、涉外法治服务能力提高等方面聚力攻坚、拔节提升、稳扎稳打,努力建设引领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法治高地。要突出特色,打造强发展、促开放的“青岛样板”。突出涉外特色,提升服务能级;突出涉海特色,深化实践成效;突出涉企特色,提振发展信心。要着眼效果,树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青岛标杆”。着眼国际效果,提升功能定位;着眼法治效果,实现要素集聚;着眼社会效果,优化公共服务。要抓实保障,塑造打头阵、当先锋的“青岛经验”。抓实机制保障,凝聚各方合力;抓实技术保障,加快迭代升级;抓实基础保障,稳固长远发展。
青岛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分管负责同志,市南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党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管委分管负责同志,青岛中央法务区平台建设组、青岛中央法务区秘书处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编辑:迟明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