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吉林集安榆林法庭为156名农民工讨回56万薪资

2025-04-11 14:52:3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本报通讯员 柏巍 周闯

2025年1月2日,元旦假期刚结束,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人民法院榆林法庭门口便聚集了20余名焦急的村民。他们手持皱巴巴的工作记录,向法官诉苦:“蓝莓都摘完了,工钱却一分没拿到!”

原来,榆林镇某村一块蓝莓地被承包给山东的柏某。自 2024年4月起,柏某雇佣156名农民工劳作。蓝莓采摘结束后,柏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50余万元薪资未付。农民工多次讨要无果,无奈推选20余名代表到榆林法庭求助。

面对这起涉及156名农民工的群体性欠薪案,榆林法庭高度重视,迅速开启欠薪案件绿色通道。办案法官周加历一边安抚村民情绪,一边了解诉求。经村民口述,得知柏某并非恶意欠薪,而是因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支付,且柏某与本地某公司老板有业务合作,该老板对其公司情况熟悉。周加历迅速联系本地公司老板核实情况,并与柏某电话沟通。柏某表示,因多家客户货款未结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承诺回款后立即支付薪资。

随后,榆林法庭在榆林镇地沟村民委员会会议厅组织调解会。20余名村民代表、柏某的蓝莓地管事人员及法官围坐一起。周加历逐一核实农民工身份信息、工作时长、薪资标准等,固定欠薪证据。经耐心调解,柏某当场承诺:2025年1月20日前先支付20万元工资,让大家安心过年,剩余36万余元于2025年2月28日前付清。

为确保薪资按时到位,周加历定期与柏某沟通、跟进案件进展,并回访农民工。经过一个多月努力,156名农民工的56万余元薪资全部到账,拿到工资的村民激动致谢。

事后,榆林法庭并未止步。周加历表示,许多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面对欠薪往往不知所措,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为此,法庭为村民开展普法讲座,讲解签订劳务合同、保留工作证据、及时维权等关键事项,增强村民法律意识,预防类似困境再次发生。

近年来,榆林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司法为民,回应百姓诉求。改变以往“没有诉状不受理、没有案件不办理”的工作模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口头请示当即办理”的便捷服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诉前实质化解工作。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