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湖南衡南法院深化推进“五联共建”机制巧妙破解老年人晚年之忧

2025-04-11 15:00:0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都说养儿防老,可我含辛茹苦一辈子拉扯大十个孩子,怎么就养不了一个妈?”近日,湖南省衡南县人民法院三塘法庭来了一位谭子山镇95岁高龄的王姓老奶奶。经法庭人员的了解王奶奶的配偶早逝,膝下儿女共计十人。本应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却因赡养责任的分配问题长期存在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后经过儿女共同商议,决定实行轮流赡养制度,即每位子女轮流负责照顾母亲一个月。不料,现因子女间对轮流赡养的具体执行产生争议,导致这位95岁高龄的老人暂时处于无人照料的境地。

三塘法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及子女众多的复杂情况,迅速启动了“五联共建”多元解纷机制,联合谭子山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老年人所在村委会,组建了一支充满温情与力量的调解专班。由此,一场多部门联动的“亲情保卫战”悄然拉开序幕。

联席会上定下“破冰方案”。在4月3日的调解专班会议上,司法所所长郑重地拿出民法典,明确指出:“抚养父母乃子女之法定义务,王女士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其应得的赡养费用。”派出所民警同志随后补充道:“然而,一旦案件升级至诉讼阶段,并涉及遗弃罪,那么家庭关系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亦将受到严重考验。”“为了修复家庭关系,化解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调解为解决之道!”法庭庭长确立了会议的处理方向。经过三个小时的深入讨论,专项工作组一致决定采取“先解开心结,再探讨解决方案”的策略,首轮调解将集中力量解决与王奶奶关系最为紧张的长女、次子及幺子之间的矛盾。

首轮调解揭开“冰山一角”。“母亲的拆迁补偿款是怎么用完的?你们要给一个说法!”“小弟当年多分了两亩田,凭啥要我多出钱?”“小妹嫁得远就能躲清闲?门都没有!”4月3日下午,在三塘法庭调解室内,气氛紧张而激烈。大女儿、三儿子和小儿子围绕争议焦点,争执之声充斥着整个房间。面对这一情景,调解人员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司法所长对三儿子和小儿子进行了细致的征地补偿款及历年赡养费用的核算工作。对于情绪最为激烈的大女儿,村支书以亲切的方言进行耐心劝导:“记得你小时候发高烧,母亲不顾疲劳,深夜步行十里的艰辛为你求医问药,如今正是你回报母恩,让她安享晚年之时。”经过数小时的悉心调解,三位子女的情绪逐渐平和。

集中调解促成“冰释前嫌”。集中调解阶段,调解专班面临了更为复杂的情况。4月7日,在镇派出所调解室内,十名子女的争执导致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派出所民警采取措施,将情绪激动的子女分开进行调解;法官依据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刑法中关于遗弃罪的相关条款,对子女们进行了严肃的法律教育,明确指出遗弃老人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村支书则拿出泛黄的老照片,深情地说道:“这是你们十年前的全家福……”经过六小时的不懈努力,调解专班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定由两位子女专门负责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其他子女则根据自身能力,每月支付一定的赡养费,并定期探望老人。三塘法庭随即启动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这份充满温情的协议以强制执行力。协议达成之际,老人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在目睹王奶奶与家人深情相拥、泪洒现场的感人一幕时,专班成员内心深受触动。此次调解,不仅成功地为一位年届九旬的老人恢复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更体现了法治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深情关怀与保护。得益于衡南法院“五联共建”机制的有效运作,综治中心发挥了统筹协调的作用,法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派出所确保了调解过程的有序进行,司法所积极推行法治宣传教育,而村委会则依托深厚的乡土情谊,助力化解矛盾,形成了一个全方位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坚强联盟,坚决捍卫了“老有所养”的原则。(任柯帆 聂兰芬)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