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都拉营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对人民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规范搭建平台,夯实治理根基
依据规范化建设要求,办公场所设立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法律服务、视频调度等功能室,能有序开展矛盾纠纷的调处办理。发挥信访前端接待、矛盾排查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区作用,切实把综治中心建在面向群众、方便群众的位置,最大程度便利人民群众表达诉求、解决矛盾。以综治中心为实战平台,以矛盾纠纷化解为主战方向,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把8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街道。累计接待群众30人次,受理群众来访事项25条、办结率100%。
充实综治队伍,凝聚共治合力
规范化建立调解专家库和常驻人民调解员队伍,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全面统筹综治中心工作,组织公安、司法、信访、法院等派员入驻或信息化联动办公,扎实推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治安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等工作。组建街道级调委会1个,调解员9人,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社区级调委会4个,调解员32人,专职人民调解员4人,充分发挥群众接待、窗口服务和网格员队伍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掌握社情民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信息支撑有力,提升运行效能
充分利用“贵州省综治和网格信息”平台,及时上报矛盾线索,按责转办联调案件,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互联,实时感知风险隐患精准防控。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严格按照矛盾纠纷调处流程,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做到排查、化解等各环节无缝衔接、闭环管理,确保问题全部解决、矛盾纠纷彻底化解。截至目前,化解网格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率99.2%;派出所推送报警案件回访处置率100%。
下一步,都拉营街道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促进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升。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