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龚家寨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基础,探索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构建区域统筹、条块结合、联动共建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造人和事和心和的“尚和龚家寨”治理模式。
人尚和,搭建资源联动平台,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一是建起一支队伍。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实行“综治+公安+司法”一体化运作,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所长作为兼职委员列席街道重要会议,深入实施“组织共建、难事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成效共评”五项措施;同时搭建资源共享和联系沟通平台,发挥教育、卫健、城管、妇联、消防等行业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掌握等方面的职能职责,共同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今年各类平台案件处置率100%、化解率95%。二是搭起一个机制。以“平安建设”考核成效为指引,制定建立了统筹协调、议事协商、首问负责、矛盾风险排查研判预警报告处置等联动协调机制,整合派出所公调对接、司法所人民调解等资源经常性开展信息化联动,推动街道各类资源在特殊重点人群和地区管控、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区)等重点工作上形成合力,形成自主互动、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事尚和,夯实平安工作基础,打造宜居宜业宜家环境。
一是用好用活平台。通过省级网格化工作平台(“贵政通”)的推广使用和“多网合一”工作的落地落实,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和网格在基础数据采集维护、矛盾纠纷排查调解、重点行业场所巡查、重点人员日常管理、影响社会治安各类问题线索摸排和整治等方面工作质效。在提高数据质量、夯实街道数据共享和联动基础的同时,网格员也能集中力量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等各类服务。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通过成立义务志愿者巡逻队、聘请保安、划分59个联防联治单元并推选联铺长、安装防盗门1100扇、配备门禁系统1096套,发挥“雪亮工程”和“平安黔哨”优势,在调度指挥中心对辖区治安状况、环境卫生、突发性事件等进行全天候监控,提升街道风险感知、指挥调度、排查隐患、应急处置等能力。
心尚和,激发多元共治活力,形成同心同力同行氛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走街串巷、进家入户、摆摊设点、有奖知识竞答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和邻里互助意识,减少各类犯罪案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打造街道为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和贵阳市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完成五个社区的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向大家讲好社会治理“尚和故事”。二是发动群众力量。龚家寨街道多辖老旧小区,但正是这些“旧小区老居民”的参与,形成了街道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些年来,辖区涌现了一批如毛羽义、王开宏、代学开等“热心肠”,组建了一支由退休老党员、联户长、联铺长等热心居民群众组成的90人义务巡逻队,他们发挥作为老居民“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开展群防群治、收集社情民意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街道还通过“品质白云”“贵阳白云政法”等平台渠道对这些身边榜样进行宣传,给予参与辖区社会治理的居民各类精神、物资奖励,吸引、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辖区社会治理的“大集体”中。三是拓展沟通渠道。除“12345”平台外,各网格还每月组织网格警、联户长及居民召开警民议事会和广场见面会,通报辖区警情、解读法规政策,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同时充分发挥联户连心群、LED屏等新媒体渠道作用,及时向居民传达政策法规、就业信息、社区活动等信息,不断完善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