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警务室助力 辖区200家小微企业良性发展

2025-04-09 10:57:5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韩晋 车超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会展片区,200多家小微企业星罗棋布。行业繁杂、需求各异,如何做好服务、化解难题?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七道湾派出所会展社区警务室民警郭辉给出答案——“分而治之”服务法。

“郭警官,这次多亏了您,帮我解了燃眉之急”4月2日,郭辉在走访时,商户刘建平说道

半个多月前,随着天气转暖,刘建平经营的餐饮店生意日渐红火,由于人手短缺疲于应对。发愁之际,他突然想起在行业大会上,郭警官说过有任何困难都能找他,于是给郭辉打去求助电话。

两天后,郭辉向刘建平推荐了一个人:“这个小伙子之前在餐饮店干过,有经验,随时能上岗,居住证也给他办好了。”

今年以来,郭辉帮助辖区多家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在他看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各种难题,是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关键。

去年10月,刚调至会展社区警务室的郭辉面对200多家小微企业有些犯难。为了快速摸清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及需求,郭辉采取老办法——逐户走访。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他走遍所有小微企业,记了厚厚一本笔记,这些“一手资料”为后续精准服务提供了依据。

“走访中,我发现不少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劳资纠纷。”郭辉说,小微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有些员工还没过试用期就离职了,很容易引发纠纷。

针对此类问题,去年12月,警务室联系社区和劳动监察部门,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最终,三方建立联合调处机制,一旦发现类似纠纷,三方人员共同到场调解。随着该机制的有效运行,辖区内的劳资纠纷逐月减少,经营者和从业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郭辉认为,发生纠纷后再调解属于事后补救,更关键的还是事前预防。不同行业,管理方式也要有所区别。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郭辉将200多家小微企业按照所属行业划分为服务行业、餐饮行业、金融行业等七大类,“分而治之”服务法应运而生。例如,对网吧、宾馆酒店、足浴店、洗浴店等服务行业,重点抓治安管理;对商贸公司、银行等金融行业,主要进行反诈宣传和金融法规宣讲;对餐饮行业,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食品安全检查;对便利店、商店等,走访时重点讲解安全防范知识,排查安全隐患。

“这就好比治病,针对不同类型‘病症’,开出专业且有针对性的‘药方’,这样一来,服务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郭辉说,把所有行业分类之后,管理工作轻松了很多。不过,后续还需要做好回访工作,才能形成工作闭环。

警务室每月都会轮流组织其中一个行业的所有经营业主和负责人召开行业大会。一方面,给企业之间创造面对面交流机会,形成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也能深入了解企业现状,方便民警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何管理从业人员、消除风险隐患这是今年1月召开的行业大会上商户提出的问题。

对此,警务室首先协助小微企业在员工宿舍设立宿舍长,便于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其次,在从业人员中指定联络员,企业员工发生变动时,联络员第一时间报备,民辅警上门办理居住证,切实为经营者解决后顾之忧。

如今,“分而治之”服务法取得显著成效,200多家小微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