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通讯员 张金益 刘芳
2024年2月,小阮通过某社交平台,认识了张某某,很快两人便添加了微信,并频繁聊天。聊天中,张某某总是对小阮暧昧称呼,并经常嘘寒问暖,这些甜言蜜语很快让小阮掉进了张某某为其定制的“温柔陷阱”。
双方添加好友一个月不到,张某某便开始以买烟、没有生活费吃饭等理由向小阮借钱,单笔数额都在100元以内。多次的小额借款成功,让张某某尝到了甜头,便开始编造做生意投资、房子过户、生病住院、银行卡限额等谎言向小阮进行大额借款,为进一步获得小阮的信任,张某某还在借款期间向小阮转账5200元。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小阮在双方未曾谋面,未核实对方所述是否属实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等方式总共向张某某转账12万余元(实际损失11万余元),被骗的钱财被张某某挥霍一空。
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2025年3月,白云区检察院对该案提起公诉。近日,法院采纳检察院公诉意见,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四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五千元。
检察官提醒:网络世界虽精彩,交友还需擦亮眼;甜言蜜语虽动听,借钱陷阱早看清。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恋诈骗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网络交友中有人迅速与你确定恋爱关系,并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少骗子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编造家人生病、投资失败等谎言,诱导你转账。当恋人提及金钱时,务必通过多种方式核实情况,不轻信、不盲目转账。一旦遭遇诈骗,要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第一时间报警,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避免财产损失。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