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浙江杭州滨江公安聚焦民生破“小案”

2025-04-08 15:45:4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怡蔷

4月6日,一面写着"神探"二字的锦旗出现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派出所。市民李先生紧握着民警周家睿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这辆自行车是孩子上下学的'专车',像家人一样陪伴我们很多年,丢了它心里一直很难受,没想到你们真给找回来了!"这场锲而不舍的追查,不仅让被盗自行车重回主人身边,更见证了滨江区公安分局"民生无小案"的执着坚守。

破的是小案,守的是民心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李先生因疏忽未锁自行车导致失窃。接警后,长河派出所民警周家睿迅速展开侦查。监控视频显示,嫌疑人全程佩戴口罩和帽子,反侦查意识极强。追踪至萧山义桥时,线索一度中断,但周家睿和同事们并未放弃。他们反复比对上百小时的视频,最终凭借嫌疑人独特的骑行姿势这一关键细节,重新锁定侦查方向。

然而,当循迹追查到疑似落脚点时,眼前竟是一片拆迁废墟。周家睿立即调整思路,经过对海量数据的筛查和实地走访,终于锁定来某位置,并成功在工业园区将其抓获,追回被盗自行车。至此,这场依靠细节突破、辗转多地的追踪画上圆满句号。

在案件侦办中,视频侦查员注意到嫌疑人专挑监控盲区移动的特点。"这正是完善防控体系的突破口。"分局侦查中心负责人介绍,依托智能分析系统,警方不仅能快速比对轨迹,还能预判案件高发区域。这场跨越两区的追捕,是滨江区公安分局"小案快破"机制的缩影。"没有捷径,只有对每帧画面的较真。"周家睿这样总结破案心得。

人才筑基锻造破案尖兵

在"神探"锦旗背后的故事里,视频分析员富军城是关键角色。正是他通过逐帧比对,从嫌疑人骑车特征锁定身份。如何炼就的“火眼金睛”?侦查中心民警李建杭对此深有感触。“分局组建了人才工作室,通过系列的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现在侦查能力强的民辅警越来越多了”。滨江区公安分局持续深化“滨警先锋 全员创优”人才矩阵建设,加大侦查专业人才培育力度,组建了玲灵视图大数据赋能、鹰眼视频侦查两个人才工作室,开展电子取证、图数融合等比武培训,累计轮训覆盖700余人,牵引提升民辅警侦查取证能力,真正实现了"培养一个骨干,带活一支队伍"的裂变效应。这些专业人才培育平台,已形成"战训一体"的良性循环,成为"小案快破"机制的智力引擎。

科技赋能+脚板力量,让预警跑在发案前

组建视频侦查、信息研判等专业队伍的同时,滨江区公安分局积极构建"专业主导+社会协同"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通过机制融合与力量整合实现社会治理效能倍增。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将义警队伍、保安人员、物业工作人员等社会力量纳入治安防控体系,定期对义警开展业务培训,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群防群治网络。这些基层治理力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今年以来已协助警方预防盗窃案件30余起,成为社区治安的重要补充。

今年2月16日,在小区物业上班的刘女士工作中发现四名形迹可疑人员,她及时联系了西兴派出所社区民警孟海波,并协助民警在可疑人员实施犯罪前将其一举抓获,成功制止一起违法犯罪案件。

正是这种"专业+社会"的联动防控体系,让刑侦、情指、派出所专业力量与社区网格员、物业保安等社会力量协同作战,实现61.4%的嫌疑人在案发当日落网。

破案追赃闭环链,把民生句号画在返赃时

"真神了!这么快就破案了!"在滨江区公安分局的一场追回赃物发还仪式上,民警将涉案价值8000余元的茅台酒、高档香烟等被盗财物悉数归还事主。两名事主接过失物后连声赞叹。

3日内完成破案、追赃、返赃全流程,获赠"人民卫士 破案神速"锦旗,案件快速告破的背后,是"小案快破"机制的实战检验,更展现了滨江区公安分局“小案不小办”的决心与速度。今年以来,滨江区公安分局的追赃挽损金额已达110万元,88%的追赃率让"破案必追赃"成为铁律。

“小案大办”背后的治理逻辑

从价值百元的自行车到上万元的通信器材,从小区外卖到工地扣件,滨江公安用“小案大办”的执着诠释为民初心。“群众送来‘神探’锦旗,既是对个体的褒奖,更是对整个机制的认可。”滨江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大队长苏浩表示,将持续深化“快侦、快破、快追赃”模式,让“警察在身边、平安在眼前”成为滨江营商环境的最暖底色。

站在挂满锦旗的荣誉墙前,周家睿团队又接到新警情。对他们而言,“神探”二字不是光环,而是用脚步丈量街巷、用科技穿透迷雾的日常——在滨江,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