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校地融合”共筑平安校园

​江西共青城公安创新高校安全管理模式

2025-04-08 17:57:5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孝清 通讯员 刘志坚

辖区拥有高等院校11所(不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师生11万余人,师生人数占全市人口近一半,高校和学生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二。江西省共青城市地处鄱阳湖畔,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省内众多高校前来落户办学。

为确保校方满意、师生安全、家长放心,近年来,共青城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新“校地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高校安全管理之路。

构建协同治理“共同体”

“参与校园乐巡队,每天在校园内开展巡逻检查,不仅能够增强责任意识,还能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我感觉很充实。”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欧阳说。

为加强校园治安管理,推动平安校园建设,2016年5月,共青城市公安局主动与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对接,联合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义务巡逻队——乐巡队。

共青城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巡队由辖区派出所指导、学院保卫处牵头,队员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班干部组成,配合民警和保卫处对校园周边进行巡逻防控。乐巡队成立后,既有效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又对在校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目前,这一做法已逐步推广到全市各所高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乐巡队中。

开设法治宣传“新讲堂”

“民警进校宣讲反诈知识,特别是讲到那些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真实案例,提升了学生们的防骗意识和能力。”2月25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春季开学后第一天,学院保卫处副处长苏游与同学们一起听完共青城市公安局“青锋宣讲队”开学第一课后说道。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是最早在共青城办学的高校。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宣传,2010年,共青城市公安局成立“五警宣讲团”,成员以市公安局政治处为主,整合五大警种力量,进入全市学校、社区、厂矿、企业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2023年8月,在“五警宣讲团”的基础上,共青城市公安局组建“青锋宣讲队”,宣讲队成员来自全局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形式讲解校园安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交通安全等知识。

据统计,“青锋宣讲队”自成立以来,已入校开展宣讲30多场次,覆盖群众6万余人。

共建校园防控“生态圈”

为了加强高校与公安局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互联,2024年10月17日,经过共青城市公安局和各高校管理层的多次磋商、协调,全市11所在办高等院校共同组建江西省首个高等学校保卫联盟。

共青城市公安局与高校密切协作配合,紧扣保障高校治安平稳的职责主线,统筹各高校安全管理团队等力量,组建高校互助应急救援队,做到一校有事,各校相助。

“联盟成立后,因信息沟通快捷、处置及时,校园矛盾纠纷数量大幅下降。”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共青城各高校以联盟为桥梁,促进校地、校警、校校合作,构建问题联治、工作联动、责任共担、风险共处的一体化预防体系,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高校新格局。

创建民生服务“综合体”

“没想到在校门口就可以办理驾驶员自助体检,真的是太方便了!”4月2日,走出青春不夜城服务站,大学生赵亿维说道。

据了解,为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2024年3月27日,共青城市成立九江首家高校服务站。该站提供政策推送、岗位推介、权益保障、事项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服务站内设置自助打印、失物招领、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窗口,涵盖33项便民服务,包括户籍、交管、医疗等各类业务,推动部门协同办理,高效率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服务,并拓宽人才工作部门、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与高校之间的服务渠道,努力打通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共青城市校园周边“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逐步形成。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