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
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2025年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在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据最新数据,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提升至9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新的一年开始,民营经济的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急需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扶持工作传导到位、“落地生根”。
其实早在春节假期刚结束,发改委就已经对外披露了今年对于民营经济的工作部署:将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的障碍,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将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决打击抹黑诋毁企业形象声誉、炮制散布虚假不实信息等涉企网络行为;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细化实化举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重大共性问题,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按法定程序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发布指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1月7日,发改委对外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综合施策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培育发展强大国内市场。
《指引》部署各地区和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励做的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比如,《指引》针对各地监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要求“进一步统一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采集标准、格式、字段等”;明确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条件、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影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相关问题线索一经核实就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还会通报、约谈有关负责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鼓励各地区进一步畅通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发改委还将抓紧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加快启动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加快推动打通断头路、跨省航道主要瓶颈;推动在更大范围实现公积金异地取用、社保卡异地激活使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动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提高行政执法规范性。同时,加大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线索的核查、整改和通报力度,促进以查促改、以案促治等。
精准施策解决民企实际困难营造良好氛围
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从总量规模看,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民营经济税收占比保持在50%以上,2012年以来,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重由79.4%提高至92%以上。从创新成果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12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8万家增长至42万家,占比由62.4%提升到92%以上。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精准施策、真帮实帮,把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决打击抹黑诋毁企业形象声誉、炮制散布虚假不实信息等涉企网络行为,加强高素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计划,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2月26日,为总结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经验,优化完善试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改委与金融监管总局在京召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座谈会。
会议提出,发改委与金融监管总局加强协同配合,推动优化股权投资环境,调动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试点。通过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展。2024年9月,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作为稳经济增长一揽子增量措施出台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迅速响应,已实现18个试点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过3500亿元。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有益探索。
规范涉企执法,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采访中记者获悉,发改委将加快出台《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执法指南指引,着力解决“类案不同罚”问题。出台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指导意见及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涉企乱收费源头治理。
解决拖欠民企账款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202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通堵点、稳预期、增后劲,传递出切实为企纾困解难的强烈信号。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社会预期和信心还需要进一步提振。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动力、创造力。
对此发改委适时表态: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细化实化举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重大共性问题。目前,发改委通过各种渠道已收集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2266项,办结1097项。接下来,将与有关方面一道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此外,发改委还将继续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按法定程序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已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发改委将抓紧做好出台实施的相关准备。同时,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积极参与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需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编辑:赵亚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