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辽宁公证“零距离”服务更贴心

2025-07-24 13:53:3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公证机构怎样更好地服务企业?”“公证能为企业做什么?”“企业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辽宁省各公证处就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展开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模式,创新公证服务企业的方法与路径,全力提升公证服务效能,跑出利企便民“加速度”。

设置涉企服务窗口 开通服务“直通车”

开通涉企办证绿色通道,设置专门办证窗口,安排公证员“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优先、优惠受理国家、省、市、县重点项目公证,做到当日受理、及时办理、快速出证。推出“容缺办”“上门办”“随时办”等便民举措,满足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公证需求,实现“公证不打烊、服务不停歇”。

大连市旅顺口公证处定向为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辖区企业提供公证上门服务。2025年春节前,该公司提出印鉴公证申请,因临近春节,企业迫切希望尽快办理。旅顺口公证处迅速响应,安排专人对接,由于业务需翻译相关交船文件,公证处与企业约定时间并上门服务,当天即出具公证书。高效的办事效率得益于公证处与该企业前期的密切沟通。作为国际造船企业,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每年需向船东递交涉外公证文件材料。旅顺公证处不仅开辟“绿色通道”,还指导企业在外地办理法定代表人委托公证,并派专人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提供便利,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建立联络点 搭起服务“连心桥”

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服务、证明、沟通、监督等方面的优势,在重点企业设立公证驻企联络点,每家企业指定一名公证员负责联络,定期开展公证服务,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治体检,针对性宣传法律法规,运用公证手段为企业及职工解决法律难题。

朝阳市朝阳公证处与辖区内燕北街道、凌凤街道等12家司法所联合建立公证法律服务联络站,安排专人与各街道对接,定期走访回访,完善走访记录。公证处向司法所提供公证知识手册,并留存公证员联系方式,为企业及个人提供24小时免费公证法律咨询服务。根据司法所统计的需求,公证处提前预约企业,统一安排免费上门服务。据统计,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已发放利企便民服务指南1000余本,通过电话解答企业咨询近200人次,内容涵盖公司章程修订、土地承包合同、证据保全等6大类公证业务,免费上门服务5次。

组建法律服务团 当好法治“参谋员”

组建公证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了解其在股东会议、知识产权保护、股份转让、经济合同、债权债务处理、提存及证据保全等方面的公证需求。

2025年3月,沈阳市苏家屯区的某食品有限公司因集团内部调整停工停产,员工就解除劳动关系及经济补偿问题与公司协商未果。5月12日,苏家屯区劳动仲裁部门联系苏家屯区法律援助中心,中心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与员工代表约定分批次办理。次日,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五个优先”:优先接待、解答、受理、指派、办理。对农民工劳动报酬、工伤赔偿案件免于经济困难核查,其他案件允许诚信承诺替代证明。鉴于案件涉及126名劳动者且情况各异,中心指派3名资深律师组成团队,采取“容缺受理”“一对一”服务模式,当日全部受理完毕。7月初,仲裁裁决企业支付126名劳动者劳动报酬,目前企业已开始履行支付程序,受援人对结果表示满意。


编辑: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