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兴义市人民法院: 数字赋能“智服先锋”科技领航高效司法

2025-07-21 16:29:5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通讯员 姚鳕 

为更好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切实以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高水平发展服务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兴义市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高院“一体两翼三大工程”重要工作部署,紧扣“数字赋能、智慧司法”主线,以综合办公室为技术支撑核心,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创建“智服先锋”品牌,通过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应用模式全方位数字化革新,推动司法资源高效配置、审判质效全面提升,助力“数字法院”建设取得新成效。 

聚焦“两创一优”服务模式 构建集约司法新机制 

传统设备采购存在资金占用高、运维响应慢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兴义市人民法院创新设备运营模式,破解“高耗低效”困局,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打印机服务外包”模式,将设备采购、耗材供应、维修维护等环节整体外包,实现了“零首付、零风险”运营。年均节约成本10余万元,设备故障率下降85%,有力保障了一线部门设备稳定运行。 

考虑到自建数据中心存在电力不稳、技术保障力量薄弱等隐患,为加强数据安全,方便高效快捷调用,兴义市人民法院通过科学分工、专业化运维,将庭审数据异地备份至电信等保安全机房,为智慧司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服务保障,筑牢“数据安全”屏障。目前,数据中心年均故障时间从20小时有效缩减到0.5小时,现存储容量达24.5TB,为案件庭审记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优化电子送达模式,站稳“司法为民”立场,兴义市人民法院在最高法统一送达平台基础上,对外采购“集约化电子送达服务”,提升电子送达效能,通过自动解析当事人联系方式、分时段推送文书、实时追踪签收状态等措施,送达时间缩短70%,送达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完成电子送达3.4万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资金三化”管理模式 打造精细司法新体系 

兴义市人民法院聚焦资产管理数字化,自主研发“众与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物资采购、入库、领用、报废全流程数字化,覆盖全院4177项固定资产、27.3万条耗材数据,2024年资产利用率提升40%。通过智能预警机制减少重复采购,有力辅助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办案,年节约经费15万余元。 

为实现案款管理高效化,兴义市人民法院针对传统纸质记账效率低、查询难问题,定制开发“诉讼费及案款记账系统”,通过款项收支实时监控、历史数据随时调用,为案款管理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系统上线至今,共登记涉案资金2亿余元,案款查询服务时间从30分钟缩减至5分钟,有效提升了司法为民能力。 

此外,兴义市人民法院还引进楼宇强电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弱电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对办公室、审判庭、楼道走廊的空调、灯光等设备实行分时分区数字调控,实现了能耗监管“尽在掌中”,保障设备科学健康运行,能源绿色低碳使用,实现了弱电管理智能化,累计节约电费5万余元。 

聚焦“效能三链”应用模式 提高智慧司法新能效 

兴义市人民法院建立办公管理数字化链条,推动智能办公深度应用。全面推行OA办公系统,实现收发文、审批、签章等28806份文件全流程线上流转。深度运用AI智能辅助功能,自动生成文书模板、智能校对法律文书。2024年,电子签章签批文件8410份,文书处理效率提升3倍。 

为优化诉讼服务无纸化链条,提高司法为民能力水平,兴义市人民法院针对传统纸质材料扫描耗时耗材问题,开发“诉前笔录捺印系统”,实现当事人现场签名捺印,即时生成电子图片导入电子卷宗,减轻当事人诉累。系统上线后,年均减少扫描工作量1.2万小时,节约纸张20余万张,28997件案件实现“无纸化开庭”。 

兴义市人民法院还搭建了诉前调解专业化链条,激活基层治理社会效能,通过将诉前调解辅助事务进行外包,建立“线上调解+司法确认”机制,提高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成效。2024年12月至今,专业调解机构成功调解案件1535件,当场履行率20.13%,自动履行金额396.62万元。 

下一步,兴义市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重构+应用模式突破”三位一体发展路径,以智能化、现代化司法行政服务为抓手,持续巩固“智服先锋”品牌运用,全力打造“全场景智能、全流程透明、全要素协同”的现代化司法服务体系,助力“数字法院”建设,进一步推动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兴义市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