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而医院周边道路更是关乎患者安危的“生命通道”。目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分布着19家二级以上医院,其中多家大型医院紧邻城市主干道,高峰时段交通拥堵曾是困扰医患的痛点。
“早晚高峰时,出租车临时停靠不仅加剧机动车道拥堵,患者下车时还面临安全隐患。”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基建科科长陈旭亮回忆道。
民有所呼,警必有所应。
为打通这一堵点,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与院方深度协作“把脉问诊”,创新推出“警医共担社会责任”模式:建议在门诊楼前增设落客通道,实行出入口分离设置,优化院内绕行路线,并划定出租车专用候客区域。
改造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不仅开通了上下客绿色通道,还将连接东西门的内部道路向社会开放,车辆可经院内道路绕行,直接缓解了主干道路口的交通压力。
这一成功经验随后在协和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省立医院等机构推广,“微改造”如同精准施策的“特效药”,让多家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得到显著缓解。
“我们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盯交通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办实事为‘关键点’回应民需,以解民忧为‘落脚点’提升民生福祉,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的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福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鼓楼大队大队长潘光辉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作为福州城市中轴线的文化地标,三坊七巷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暑假期间,这里也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福州的首选地。
景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秩序,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城市文明形象。为了满足游客激增的停车需求,鼓楼交警大队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统筹部署下,重点整合景区周边资源,持续扩容停车供给。
“出来玩最怕车难停,这次来三坊七巷,跟着路口统一的停车指引牌很快就找到了车位,特别贴心。”近日,从浙江来福州旅游的江先生给鼓楼交警的周到服务点赞。
截至2025年7月,三坊七巷周边已布局11个停车场,提供2039个小车泊位,新增31个大巴泊位。鼓楼交警大队还在各路口设置统一标准的停车指引标识,让车辆停放更便捷有序,为游客营造了暖心的出行环境。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