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斌 高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迈入了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新阶段。
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不仅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媒体的深度协作,叠加“公信力”+“传播力”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是构建透明食品安全环境、提振消费信心的有效路径。
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治理工作中,通过构建“常态化沟通、分类化协作、精准化科普、协同化舆情应对和全民化参与”的工作格局,既能提升监管效能,又能引导社会舆论,确保公众知情权,最终实现“查处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提振消费信心”的工作闭环,构建更安全、更透明的食品安全环境。
一、强化权威发声
监管部门与传统媒体的协作,本质上是“政府公信力”与“媒体传播力”的深度融合。加强媒体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中的作用,核心在于将媒体从单纯的“传声筒”升级为治理体系中的“探测器”“解码器”“放大器”和“稳定器”。
为此,监管部门应与媒体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实现与媒体同频共振,双向赋能。积极打造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部门监管数据,实现风险线索实时推送、处置结果及时反馈。通过媒体平台,以专栏、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内容形式进行权威、通俗的政策解读,及时、准确传递关键信息,回应公众合理诉求,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在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应以实现“透明式反馈”为目标,可邀请媒体全程参与问题线索现场核查,公开透明展现案件办理过程,有效回应公众知情权、保障媒体监督权,最大程度化解舆论风险,展示监管部门打击违法行为的坚定决心。
提升食品安全部门监督履职透明度,可通过策划系列化、主题化的执法直播,展现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和科技手段;深度解读典型案件,通过以案说法、案件剖析,增强公众对监管能力的信任值。
改变科普宣传方式,将微生物控制、添加剂标准、农药残留等复杂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转化为动画片、情景剧等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媒体展现形式,提升科普质效。
二、精准触达民众
网络平台用户基数大、传播速度快,是食品安全宣传的重要阵地。应将“快速发布通道”升级为“权威信息枢纽”,优化平台协作与算法运用,实现精准滴灌与动态引导。
加强与头部平台企业合作,实现政府权威信息口径统一,建立“中央厨房式”的信息拟定与分发传播中心,实现多平台一键分发,嵌入“信息溯源标签”,在发布的信息中嵌入不可篡改的溯源标签(如区块链),清晰标注信息来源,便于公众识别权威信息,确保突发事件、风险预警、政策解读等信息口径统一、表述严谨。
深化与平台的算法合作,实现“需求侧管理”,共同构建更精细的食品安全知识图谱和用户兴趣/风险认知标签体系。在特定风险高发期或特定事件后,及时向相关地域和有风险消费习惯的用户精准推送预防性科普知识。推送“个性化风险提示”,根据用户搜索、浏览记录,推送针对性更强的消费提示和食品安全操作指南,实现知识精准送达,推动大水漫灌式传播向滴水灌溉式传播转变。
三、抢占舆论先机
社会群体因为获悉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网络谣言的滋生。较之于传统媒体社会,当下信息社会提供给人们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加。监管部门往往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行动前,虚假或片面信息可能已被大量转发,受众形成“认知固化”。因此,需要依托技术手段实现“早发现、早研判、早行动”。
在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持续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将传统的食品安全单向治理变为双向互动治理,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积极引导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探索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建立食品安全自媒体传播联盟,构建自媒体生态治理与赋能体系,化“变量”为“增量”。筛选和认证一批粉丝量高、专业性强的自媒体,建立联合辟谣响应网络机制,开发或利用现有平台工具,当重大谣言出现时,认证自媒体可“一键转发”官方辟谣信息,并自动@相关传播者,形成快速辟谣网络。
构建“权威信息池”,建立“辟谣素材库”,整理高频谣言清单,联合权威机构,制作“一图读懂”“视频解说”等标准化辟谣素材,供媒体和自媒体快速调用;开设“谣言粉碎机”专栏,集中展示已核实的谣言及官方回应,方便公众查询比对。
四、健全保障机制
法治兴则国兴。应将法治思维贯穿食品安全工作始终。近年来,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食品安全传播进行了有效规制,但一些细节仍有完善空间。适时推动网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管理办法立法,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划定网络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红线”“底线”,禁止标题党、禁止片面截取信息、禁止传播未经验证的传言,鼓励客观真实记录监管过程、科普专业知识、反映真实消费体验,进一步压缩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的生存空间。
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舆情监测预警系统智能化升级,应用AI技术,抓取关键词,精准判断信息的风险等级,实现更精准的预警分级;构建跨平台的信息传播图谱,追踪谣言或负面信息的源头和关键传播节点,为精准溯源和处置提供依据。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监管部门与媒体共同打造联动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媒体担当、平台尽责、专家支持、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大合力,最终实现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刘国斌系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三支队支队长、督办;高翔系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三支队副支队长)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