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赵书城
2020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5年来,新疆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协同共治与重点推动相结合,多举措推进该行动,如今,新疆全区群众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明显增强,交通事故数量大幅下降。
依法治理 重教不重罚
统计数据显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汽车交通事故中,因不系安全带造成伤亡的概率较大。有关研究表明,正确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5年来,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宣传教育与执法劝导相结合,整治违法乱象,群众戴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指数明显提升,“一盔一带”安全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乌鲁木齐市公安交管部门以主要路口、路段为重点,全面强化路面治理、规范通行秩序,持续深化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第一次违法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说服教育,形成处罚一例、教育一片的整治效果。
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大队副大队长张江涛说:“如今,辖区主要道路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戴头盔率达95%以上,机动车前排座位安全带使用率超99%。”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交管部门坚持柔性执法,对“一盔一带”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哈密市公安交管部门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后,鼓励违法者参与交通劝导;和田地区公安交管部门对配合执法、现场纠正的轻微违法当事人不予处罚……宽严相济的执法举措产生良好宣传教育效应,推动人们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此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中,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还组织违法者观看事故视频、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活动,引导驾乘人员自觉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行动开展以来,新疆全区累计教育未戴安全头盔、未系安全带行为超百万人次。
宣传示范 入脑更入心
“骑行安全,从‘头’开始”“安全带就是生命带”……近年来,一场场以“一盔一带”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天山南北踊跃呈现。活动中,民警以案说法,详解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不戴安全头盔以及不系安全带的危害。
5年来,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推动“一盔一带”成为全民行动自觉,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各位来独库公路游玩的网友,乌苏交警提醒您系好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戴好安全头盔……”2024年,独库公路开通的131天里,乌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独库中队通过网络直播、普法视频开展的安全提示从未间断。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指导全区公安交管部门,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和新媒体矩阵,全方位、高频次、大范围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活动,引起广泛关注,群众对“骑乘车辆要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要系安全带”的知晓度和认同感大幅提升。
线上发力,线下也不松劲。
吱——4月10日,轮胎摩擦声响彻阿克苏市第四中学操场,紧急制动的车辆在5秒后停下,阿克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带着学生打开车门,发现坐在后排的假人因没系安全带,已被甩至前方档位区,且头部被撞出裂纹。直观的伤害让学生惊异。
“一盔一带”宣传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砰”的一声,车轮下的水袋破裂;另一个“戴”上安全头盔的水袋,被车轮辗轧后依旧完好。2025年3月,哈巴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外卖站点举行的这场“一盔一带”宣传活动,让近百名外卖员、快递员印象深刻。
近年来,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深入乡村、客运单位、厂矿企业、社区、外卖站点、快递公司等,为相关人员讲解如何正确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并利用LED屏、海报、宣传横幅、大喇叭等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安全文明出行习惯,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协同共治 高效聚合力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新疆实践中,不只有公安民警的身影。
5年来,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主动与主管单位、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社区)沟通,不断完善部门协同联动、重点行业示范、社会力量共建的协同共治格局。
前些年,有些人认为购买头盔费钱、“没啥用”,因此降低了戴头盔的意愿。
为此,交管部门联动政府部门、爱心企业组织开展头盔赠送活动。在高速路口、田间地头、乡村社区……新疆全区公安交管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等摆摊设点,通过有奖问答、趣味游戏、主题宣传等形式,向群众赠送安全头盔;还联合行业协会、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大力推广“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等活动;深化警保合作,会同保险公司落实“买保险送头盔”举措。
喀什地区公安交管部门依托“两站两员”,在农村地区开展隐患排查、交通督导和宣传劝导等工作,有效遏制涉“一盔一带”违法行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交管部门定期对外卖、快递行业开展警示教育,通报未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频次较高的企业,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重点行业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
编辑: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