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驾照已扣12分,开车算不算无证驾驶?

2025-04-18 16:01:3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标准+

■ 编者按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往往牵动多方权益,折射出法律适用与社会认知的深层碰撞。本报从本周起推出“解码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系列报道,聚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典型案例,剖析争议焦点,透视司法智慧对行业规范与社会治理的指引价值。


解码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系列报道①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驾照因为违章被扣了12分,这种情况是否等同“无证驾驶”?一场导致七旬老人受伤的交通事故,因肇事司机驾驶证被扣满12分却未被扣驾驶证的特殊情形,引发保险公司与受害者家属之间长达三年的诉讼拉锯。

2024年12月24日,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再审维持原判的判决,认定驾照被扣12分的驾驶者不属于无证驾驶情形,保险公司需承担相应保险责任。这一判决不仅对案件当事人产生重大影响,更为同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司法指引。

驾照被扣12分状态下的碰撞

2022年1月25日6时许,天色尚早,城市正从沉睡中慢慢苏醒。

衡阳市民刘某驾驶着一辆小型普通客车,沿着衡阳市蒸阳南路自北向南行驶。当车辆行至蒸阳南路与雁峰路交叉地段时,意外突然发生。刘某驾驶的车辆右前部撞上了由西向东横过蒸阳南路的行人宁某。巨大的冲击力将宁某撞倒在地,宁某瞬间受伤,车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场一片混乱。

事故发生后,周边群众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宁某被紧急送往衡阳市某医院进行救治。在之后的日子里,宁某先后两次住院,治疗时间长达158天,其间,共花费医疗费253783.85元。这起交通事故给宁某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身体遭受痛苦,经济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衡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雁峰区大队迅速展开调查,2022年4月25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刘某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宁某承担次要责任,事故车辆的登记所有人为罗某。之后,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对宁某的伤情进行鉴定,诊断宁某为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精神伤残评定为三级。2022年9月13日,湘芙蓉司鉴中心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评定宁某为一处二级伤残和三处九级伤残,后续还需约1万元的康复治疗费用,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至定残前一日,且需完全护理依赖。2023年4月2日,宁某在家中死亡。

然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一个关键事实浮出水面——本次交通事故发生时,刘某的驾驶证已因为交通违法被扣满了12分且未进行处理。这一事实,也成为后续保险赔偿争议的核心焦点。

保险赔偿责任的博弈

交通事故发生后,宁某的家属唐某轩、唐某娜、唐某静作为原告,将刘某、罗某以及刘某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原告提出多项诉求,包括请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付198000元;判令刘某在交强险之外赔偿人身损害各项相关费用共计732923.14元;判令保险公司对刘某在交强险外的赔偿义务,优先由商业三者险赔付732923.14元;判令罗某与刘某共同对唐某轩、唐某娜、唐某静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判令刘某、罗某、保险公司在赔偿责任范围内向第三人衡阳市某某医院直接支付欠付的医疗费60092.45元;并要求本案诉讼费由刘某、罗某、保险公司承担。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案涉事故车辆登记所有人为罗某,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强险和限额200万元的商业险,事故发生在保险合同期限内。事发后,宁某收到刘某垫付医疗费26900元,保险公司垫付9.8万元,目前宁某尚欠衡阳市某某医院医疗费60092.45元。宁某身亡后,经核算,宁某因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共计651686.31元。

一审法院认为,虽然刘某驾驶证记满12分,但保险公司不能以此为由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免除赔偿责任。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赔偿唐某轩、唐某娜、唐某静198000元;在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范围内赔偿321846.7元;因保险公司已支付218000元,故还应支付301846.7元,其中向第三人衡阳市某医院支付宁某所欠医疗费60092.45元,向宁某的法定继承人唐某轩、唐某娜、唐某静支付剩余241754.25元;刘某向宁某的法定继承人支付14202.35元;驳回唐某轩、唐某娜、唐某静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保险公司不服,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减少一审判决其多赔付的赔偿款321846.7元。保险公司认为,刘某驾驶证记满12分且被公告停止使用的情形等同于“无驾驶资格”属无证驾驶,其不应承担商业三者险赔偿责任。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对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案涉保险条款约定的商业三者险免责情形中,“无驾驶证”存在多种解释,刘某事发时持有驾驶证,保险公司未举证证明驾驶证记满12分、驾驶证被公告停止使用属于“无驾驶证”情形,故其在商业三者险内免赔的主张缺乏依据。二审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明晰无证驾驶界定

此案二审宣判后,保险公司仍不服,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24年10月11日,湖南高院裁定指令衡阳市中院再审此案。

再审过程中,法院查明刘某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初始登记日期为2007年5月30日,2013年5月30日换证,有效期至2023年5月29日,其驾驶证于2014年7月5日被汉寿县交警大队车管所以公告的形式通知停止使用,案涉事故发生后,刘某通过学习、考试,销了记分。

衡阳中院再审认为,该案争议焦点是刘某是否属于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是否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免除赔偿责任。无证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未取得驾驶证或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等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刘某在发生案涉交通事故时持有驾驶证,不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九条规定的“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的情形。虽然其驾驶证在事故发生前已计12分、驾驶证被公告停止使用,但并未被交警部门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或注销,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也没有认定刘某的行为属无证驾驶。同时,案涉事故发生后,刘某通过学习、考试销了记分,表明其在事故发生时是有驾驶资格的,不符合《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第八条“驾驶人无证驾驶(驾驶证被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注销期间)”的情形。保险合同也未明确约定驾驶人驾驶证记分满12分、驾驶证被公告停止使用属于免予承担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未能举证证明相关情形属于“无驾驶证”,故原判由其承担保险责任并无不当。最终,衡阳中院再审维持了二审判决。

那么,如果驾驶证记满12分且被扣留,又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去年,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3年4月,余某驾驶小轿车与一辆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人卢某当场死亡、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余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余某驾驶的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另查明,事故发生时,余某的驾驶证因记满12分被公安交警部门依法扣留。卢某家属与余某及保险公司就事故赔偿协商未果,遂起诉至临湘市人民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驾驶证扣留期间驾车属于法律明确禁止的情形。案涉保险合同已将驾驶证扣留期间驾车作为免责条款进行了约定。对于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情形,作为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事由的,保险公司对该条款可以只尽到提示义务。

余某在机动车综合商业险保险免责事项说明书上签字确认,保险条款中对免责条款以加大加黑加粗的方式进行了提示,可以认定保险公司尽到了提示义务,该免责条款对双方均发生法律效力。据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商业三者险范围内无须承担赔偿责任。目前案件判决已生效。

■评案


厘清驾驶资格与保险责任的边界

在衡阳中院判决的这起案件中,核心争议点在于对“无证驾驶”的界定。从法律规定来看,无证驾驶有着明确的定义,即未取得驾驶证、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等情况。刘某在事故发生时持有驾驶证,尽管其驾驶证处于记满12分且被公告停止使用的状态,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符合无证驾驶的法定情形。

保险合同作为一种格式合同,在条款解释上遵循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原则。保险公司所主张的免责条款,在对“无驾驶证”的解释上存在多种可能性,在此情况下,法院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是合理的。这也提醒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条款时,应尽可能明确和细化免责情形,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争议。

对于广大驾驶者而言,本案也敲响了警钟。驾驶证记满12分后,虽然在法律上不被认定为无证驾驶,但驾驶行为依然存在极大风险。一方面,驾驶能力可能因心理压力等因素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发生事故,即便保险公司最终承担了赔偿责任,整个理赔过程也会变得复杂,给各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社会层面来看,法院的判决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保障受害者权益的同时,也对保险行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一案例,进一步明确了在类似情况下的法律适用标准,为今后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编辑:冀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