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完善信托业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监管制度体系

金融监管总局拟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管理

2025-04-18 06:37: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共8章77条,涵盖机构设立与变更、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则、监督管理、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等方面的内容。

□ 本报记者 李立娟

为推动信托行业回归信托本源,深化改革转型,有效防控风险,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征求意见稿》),共8章77条,涵盖机构设立与变更、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则、监督管理、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等方面的内容。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修订围绕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要求,调整信托公司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经营原则、股东责任、公司治理、业务规则、监管要求、风险处置安排等,完善促进信托业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

促进信托公司回归业务本源

根据《修订征求意见稿》,所谓信托公司是指按照有关法律和本办法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而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

现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于2007年,是规范信托公司功能定位和经营管理的基础性规章,已实施18年。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办法》部分条款难以满足信托公司风险防范、转型发展和有效监管的需要,与近年新出台制度的衔接也有待加强。

2025年1月,《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系统谋划了信托业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修订征求意见稿》作为重要配套制度需对照完善、促进落实。

“综合上述因素,金融监管总局对《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来说,《修订征求意见稿》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分别是: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回归本源;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重点业务环节;强化信托监管要求,明确风险处置机制。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璇认为,此次修订不仅仅是前期监管文件的细化,而且明确提出风险处置和化解的具体方式,是在遵守信托业现状情况下提出的有效的处置和退出机制,体现了立法的技术,有助于促进信托公司回归业务本源,深化改革转型,有效防控风险。

加强信托业务全流程管理

《修订征求意见稿》对信托公司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加强权益保护、强化股东行为管理、强化关联交易管理、强化薪酬管理、做好信托文化建设。

比如,在加强权益保护方面。明确信托公司董事会应设立由独立董事担任负责人的“委托人和受益人权益保护专门委员会”,负责督促信托公司为受益人利益服务。

在强化股东行为管理方面。明确信托公司应做好股东定期评估工作,发现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存在违规行为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信托公司未按要求报告的,信托公司员工、外部审计机构可以实名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派出机构报告。

在强化关联交易管理方面。要求信托公司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准确识别关联方,实施关联交易内部评估审批,对关联交易资金来源与运用进行双向核查。

同时,《修订征求意见稿》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加强信托业务全流程管理、强化固有业务管理等方面促进信托公司规范开展业务。

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督促信托公司以受托履职合规性管理和操作风险为重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治理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完善净资本和准备金管理机制,确保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明确信托文件要求、信托目的合法性、风险揭示、销售推介、受益权登记、信息保密、报酬费用、失责赔偿、终止清算等系列要求,加强信托业务全过程管理。

在加强信托业务全流程管理方面,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应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卖者失责、依法赔偿’,明确禁止保本保收益、严禁不当销售、严禁通道类业务和资金池业务、严禁违规担保、严禁不正当交易或者谋取不当利益、严禁挪用信托财产等禁止性规定”。

在强化固有业务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负债管理,完善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和准备金监管要求,明确严格限制固有负债业务、严禁对外担保、严格限制从事实业投资、严禁向关联方融出资金等系列禁止性规定。

此外,《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信托公司开展业务涉及其他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应当满足有关资质要求,比如开展证券承销、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等业务还需满足其他金融管理部门规定。

“在合规展业方面,《修订征求意见稿》从投资人和信托公司双向角度再次强调和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原则。将此前相关监管要求统一纳入此次修订,夯实了法律基础。”张璇表示。

对业务范围进行重大调整

在业务层面,《修订征求意见稿》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亦进行了重大调整,《办法》修订后的业务范围共3项,包括信托业务、资产负债业务和其他业务。

在信托业务方面,将现行《办法》中5项信托业务调整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在资产负债业务方面,在固有负债项下增加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借款、定向发债,在固有资产项下取消对外提供担保业务;

关于其他业务,增加“为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代理销售、投资顾问、托管及其他技术服务业务”,将“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证券承销业务”调整为“为企业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提供财务顾问、受托管理人等服务”。

此外,结合实际取消了与信托公司主业无关联度的或与现行监管政策相冲突的“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代保管及保管箱”“居间、咨询、资信调查”“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等4项中间业务。

记者注意到,《修订征求意见稿》还列明了信托业务九大禁止行为,涵盖以任何形式保本保收益;欺诈或者误导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不相匹配的资产管理信托产品;提供无实质服务内容,或者用于规避金融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等方面。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修订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提升了恢复和处置计划的约束力和操作性,强化股东分红和股东红利回拨要求;允许信托公司向股东及股东关联方申请流动性借款、定向发债;明确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参与风险处置的职能和要求;强化央地协同等。

《修订征求意见稿》在最后一章“附则”中要求,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存量业务,信托公司应当制定整改计划,锁定规模并有序压缩递减。2028年起信托公司不得再开展或者存续不符合规定的业务。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