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晨熙
4月15日,时值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新华出版集团主办的长篇小说《孤光》新书发布会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发布会现场,来自全市各界的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本书付梓揭幕,并围绕作品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展开了深入交流。
长篇小说《孤光》作者、《法治日报》重庆记者站站长吴晓锋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主任马然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徐光煦,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训芳,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何浩,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郭宜,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向东,重庆市委国安办有关负责同志,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丁英顺,以及本书作者、《法治日报》重庆记者站站长吴晓锋出席发布会。
长篇小说《孤光》新书发布会现场
《孤光》以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即将进入大反攻为背景,通过生动刻画主人公杨怀义与徐子莹的成长与抉择,深刻展现了那个时代革命者们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持信仰、无畏牺牲的精神风貌,以文学手法讲述信仰、忠诚与牺牲的故事,向无名英雄致敬,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发布会伊始,吴晓锋表示,我深深地知道不是我的这本小说写的有多好,而是借此机会聚集一堂,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死难同胞和牺牲的先烈,致敬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致敬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共隐蔽战线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也致敬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和我们今天所在的中共南方局的旧址所诞生的红岩精神!
“今天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又恰逢重庆全民阅读月和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孤光》的面世正当其时,文艺创作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担当。”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全民阅读月活动办公室主任马然希特别提到,小说中的历史细节考证严谨,“连上世纪仅服役几年的P-40驱逐机都能准确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涌现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长篇小说《孤光》新书发布会,既是一堂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现场思政课,也是一堂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学公开课。”市作协党组书记何浩表示,从一个读者立场,他认为《孤光》中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作品兼具法律人的理性严谨和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激情,充分展示了作者善于抓重大节点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大创作观的一种体现。他读到了一部优秀小说的多重文学品质,尤其感动于书中洋溢的深沉朴素的家国情怀。
“红岩精神的传播与传承,离不开《孤光》这样兼具文学性与历史厚度的好作品”,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徐光煦在致辞中指出,《孤光》以文学之笔撕开了历史的褶皱,将藏在档案里的碎片,淬炼成鲜活的生命,从而让无名者有了面孔,让“沉默者”有了声音。他期待《孤光》能引领更多年轻人走进红岩博物馆,从历史的“孤光”中汲取照亮未来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文字中传承,在阅读中生生不息。
在嘉宾致辞环节结束后,举行了新书揭幕仪式。马然希、徐光煦、张训芳、吴晓锋以及市委国安办相关负责同志共同为《孤光》新书揭幕。
发布会最后环节,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丁英顺与作者吴晓锋围绕作品与红岩精神、国家安全教育的关联展开对谈,深入探讨文学如何通过信仰与现实对话,讲述民族记忆,助力新时代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红岩精神研究专家还从历史维度解读了作品背后的真实背景,指出小说中的精神内核,与红岩精神高度契合。《孤光》用文学的方式,将红岩精神的核心价值延续进新时代,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情感滋养,也为新时代主题出版提供了新的探索样本。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