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现场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老妈,对不起,请您原谅我!”“既来之,则安之。我在家等你!”当见到已92岁高龄的老母亲,65岁的罪犯王某长跪在母亲面前,不停地磕头忏悔,母子相拥而泣。
这一幕发生在3月31日,海南省美兰监狱开展的2025年“春风送暖 重塑新生”亲情帮教活动现场。
当天上午8时,经过严格的身份核对、安全检查后,在海南省美兰监狱各监区民警带领下,这名九旬老人和其他罪犯家属共275人依次参观了车间、监舍等场所,并在监区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在各个监区的“零距离”亲情帮教现场,《法治日报》记者看到,罪犯与家属相携而坐,互诉衷肠,倾吐思念,互励共勉。
王某原是一名教师,退休后无事可做,他谎称可以办理“入学指标”,向多名家长行骗。最终,他以诈骗罪被判刑,2023年5月进入美兰监狱服刑。
“我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母亲在堂,孩子在国外读书,我也有足够的养老金,只因一时鬼迷心窍……”王某一边说,一边掩面而泣。
看到母亲身体硬朗,家里一切安好,王某这才放下心来。“感谢监狱开展这次亲情帮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更加坚定了改造的信心。”他说。
“我和妈妈昨天从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赶过来,就是为了早点见到爸爸……”在三监区,黄某一边拉着父亲的手,一边告诉记者。
自从父亲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入狱后,她已经有6年没有这样与父亲“面对面”坐在一起,这一天她等了很久。
“其实,在监狱的精心安排下,我昨天就和爸爸在会见室见了一面,今天又参观了爸爸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安心多了!”黄某说。
即将临别时,三人抱在一起痛哭不止。“爸爸,你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点回家……”一句简单的叮嘱,黄某抽泣着说了好半天。
“爸,长这么大,这是我第一次给你洗脚,真是惭愧啊,你的养育之恩我无以为报,等我出来再好好孝敬你。”在八监区,石某正在为千里迢迢赶来的老父亲按摩洗脚。
看着老父亲的头发又白了许多,石某的心一阵阵发酸。他原来一直独自在海南打工,为赚快钱误入歧途。他说:“爸爸刚才说了家里的情况,还一直在鼓励我,我决心放下思想包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这次有机会走进高墙,亲眼看见儿子吃得饱、穿得暖,民警执法公正、耐心,作为家属我们很放心。”走出监区后,石某的父亲握着监狱民警的手久久不松开。
记者还在美兰监狱八监区看到,罪犯亲手制作椰壳、花篮、扇子等“爱的礼物”,送给家属留作纪念;现场还有罪犯创作的剪纸、书画作品,一笔一划之间彰显着罪犯的悔过之心。
3个多小时的亲情帮教,一声声叮咛,饱含无尽牵挂。相聚时光虽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触动着每一名罪犯的内心深处,充满温暖与希望。
临别之际,美兰监狱各监区罪犯集体朗诵感恩誓词,并向亲属鞠躬送别。亲属们纷纷在心愿墙和亲情卡上留下寄语,通过饱含深情的嘱托和期望,助力罪犯早获新生。
“我们说十句,不如亲人说一句;打十个电话,不如一次面见!”亲情帮教结束后,八监区副监区长张启迪说,罪犯家属走进高墙,不仅可以实地了解监狱日常管理和罪犯改造生活,而且能用亲情点亮罪犯新生之路。
在海南省美兰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二级警务专员陈钊鑫看来,亲情是每个人心底最深的羁绊,也是支撑罪犯踏实改造的坚实力量。近年来,美兰监狱高度重视亲情在教育改造中的特殊作用,每季度以监区为单位深入开展亲情帮教活动,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提高教育改造质效。
如今,美兰监狱已走过72年奋斗历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22年实现监管安全“四无”目标,连续28年实现安全生产,2015年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我们将全力守好主责主业,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保障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护航平安海南和自贸港建设。”陈钊鑫说。
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