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赵宋:每一次执乘皆尽力做旅客“自己人”

2025-02-28 09:37:04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通讯员 王旭 尚嘉鑫

2月2日,大年初五,22时40分,满载旅客的T197次列车缓缓驶出郑州火车站。

“行李架上是谁的水杯,往里放一点,小心掉下来砸到别人!”今年39岁的赵宋,是郑州铁路公安局郑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一名民警,在这返程客流如潮的关键节点,他又一次踏上了护航旅途,不时提醒着旅客注意安全。

T197次列车途经豫、陕、甘、青、疆5个省(自治区),往返里程长达5966公里,来回一趟耗时5天4夜,是郑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工作环境最为艰苦的列车。

发车后,赵宋从11号车厢出发,逐个车厢开展安全巡视。“这趟列车有8节硬卧、1节软卧、5节硬座,定员1049人,节后返程客流比较大,从大年初三开始,来回都会超员,一直持续到4月。”赵宋如数家珍地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列车情况。因为车厢里人多,他从硬座车厢“挤出来”时,已经满头是汗。

23时30分,历时40分钟的全车巡视结束后,赵宋又在餐车召集列车长、检车长、餐服长等列车工作人员召开“五位一体”工作会议,通报巡查情况,进行安全提醒。他说:“冬天天干物燥,餐车一定要注意防火……各车厢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发到志愿者群,我们会尽快赶到处理,辛苦大家了!”

时间接近零点,列车上的旅客已纷纷洗漱休息,但对于赵宋来说,他和同事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按照工作要求,乘警在夜间每两小时巡视一遍车厢,一趟行程5天4夜,虽然可以轮班休息,但常年昼夜颠倒的生活,无论对人的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可赵宋却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2012年,初入警队的赵宋被分配到青海格尔木的一个火车站派出所工作。“那时候条件艰苦,车站没有自来水,水车一周来车站一次,能灌满三罐水。每天只能用脸盆接一盆淡水,一天连吃带用就靠这一盆,冬天还得自己烧锅炉……”常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不仅磨炼了赵宋的意志,更让他养成了坚韧、乐观的性格。

2016年初,赵宋从青海调入郑州铁路公安局郑州公安处乘警支队工作。在征求意见时,他主动向领导申请值乘条件最艰苦的长途列车,今年正好是他在列车上工作的第10个年头,截至2025年2月,他已累计值乘列车行驶达220多万公里,能绕地球50多圈。

刚担任乘警时,赵宋值乘的是K175次列车,旅客主要是农民工,每年春运时,始发站一开车,大大小小的蛇皮袋、编织袋就能把车厢塞满,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东西,连地上都躺着人,车厢巡视时每一步都要小心,一不注意就可能踩到人。“当时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防范侵财犯罪,守好农民工的钱袋子,别让他们辛苦打工的血汗钱被贼偷了。”赵宋说。

随着时代发展,旅游兴起,T197次列车的主要旅客也变成了外出的“驴友”和求学的学生,旅客财物失窃案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旅途中各类小事引发的矛盾纠纷。

“这趟车绝大多数旅客都是从始发站到终到站,车厢比较密闭,时间长了,旅客心情就容易烦躁,经常会有旅客因为争抢充电口、被掉落物品砸到之类的小事产生矛盾。”赵宋说。

从打击不法分子的执法者到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旅客诉求的改变也对乘警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列车上设有移动调解岗,1年调解矛盾纠纷51起,成功率98%。”赵宋介绍。“设立这个调解岗就是为了在车上把旅客的矛盾解决好,让大家安心乘车,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初衷。”赵宋说,“处理旅客间的纠纷,时间非常关键。一旦错过了那几分钟的黄金时间,矛盾很可能就会升级。”

为了能第一时间发现列车警情,避免矛盾升级,郑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拿起了专群结合的“传家宝”,依靠群众工作,从旅客中发展列车平安志愿者,以赵宋所值乘的T197次列车为试点,探索建立了“列车移动调解岗”这一源头化解矛盾的新模式,即以值乘的党员警长为主,广泛吸收列车工作人员以及旅客群众中具有法律、心理等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组建列车矛盾调解团队,建立公安主导、车班配合、志愿者协助的纠纷化解新模式。

由于T197次列车是郑州铁路公安处辖区单次运行时间最长、跨越地区最广、条件最艰苦的列车,因此担当列车值乘任务的,一直是郑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最能吃苦、最能战斗的警力,也造就了该列车值乘警组“五特先锋”(特别讲党性、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党建品牌。这个“调解岗”也因此得名“五特先锋调解岗”。目前,轮班值乘T197次列车的8个乘警组已经发展了240余名热心旅客化身车厢里的“移动哨兵”,大家通过“平安列车志愿者”微信群随时随地反映问题,乘警第一时间调解矛盾纠纷。

暮色中,列车正穿越河西走廊。赵宋整理好警服准备开始夜间巡查。他说:“做好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就是要用脚步丈量每节车厢,用真心感受旅客需求。当我们真正成为旅客的‘自己人’,平安的根基就扎牢了。”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