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冲
通讯员 王彦琦
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从滚滚浓烟中救出遇险母子;入户走访中,仅“多看了一眼”,便帮警方抓到一名逃犯;民宅失火,奋勇救险,不忘疏散居民……
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评选尘埃落定,大同区已连续3年涌现出3名见义勇为的网格员。
2022年4月28日19时许,大同区和苑街道同园社区第二网格的网格员李春玉,得知辖区一居民楼有浓重的烟味,居民怀疑谁家着火了。李春玉急忙赶赴现场,发现一租户家起火。与租户取得联系后得知,事发时屋内没人,征得对方同意后,李春玉联系相关部门切断了电源并撬开房门,及时灭火。在此期间,共疏散了100多位居民到安全地带。
2023年6月的一天,大同区新华街道新兴社区的网格员孙然,在辖区排查时偶然发现一所常年无人居住的房子,竟有人影晃动。本着强烈的责任心,孙然打算了解一下情况。表明身份后屡次敲门,却都遭到室内人员的拒绝。孙然觉得可疑随后报警,警方赶到现场核查发现,屋内男子是一名被湖北警方通缉的逃犯。
2024年12月1日凌晨,大同区林源街道红旗社区第三网格网格员孔庆辉发现手机有一位居民的未接来电,再回拨无人接听……由于不放心,她急忙赶往这位居民的家中。孔庆辉刚进入楼道,就闻到了浓烟味儿。她用力砸门,几乎昏迷的居民踉跄地打开了房门,孔庆辉又冲进室内,将该居民的儿子抱了出来。
随着李春玉、孙然、孔庆辉获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优秀事迹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染和鼓舞。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在大同区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见义勇为行为并非偶然,背后是大同区长期以来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不懈努力。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下,大庆市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组织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促进社区和谐、邻里和睦。同时,基层法治建设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以大同区为例,通过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法治宣传教育等活动,切实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些做法都让市民们清晰认识到,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正义之举,从而鼓励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义,使法治精神扎根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让基层社会在道德与法治的双重引领下,形成更加稳定、有序、和谐的良好局面。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