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陆吟秋 王茹花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萌萌的状态好多了,老师说这学期萌萌跟同学交流渐渐多了……”近日,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负责人朱敏回访救助对象萌萌时,萌萌妈妈谈起近来萌萌的变化甚是欣慰。
萌萌是海安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2024年3月,该院未检部门了解到,萌萌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母亲打工维持两人基本生活,案发前萌萌曾因罹患抑郁症休学治疗了10个多月,案发后,萌萌受案件影响致病情复发,母亲因时常需要陪伴萌萌治病,难以正常工作,收入也随之减少。但萌萌每次治疗需要支付300元至500元的费用,这笔不小的开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母女的生活困境,海安市检察院依法申请了司法救助。不久后,南通、海安两级检察院联合为萌萌申请司法救助金两万元,缓解了母女俩的生活压力。但萌萌需要长期接受心理治疗,根据其病情,一个疗程要3个月时间、上万元的费用。
“虽然我们为萌萌申请了司法救助,但受限于救助次数和救助数额,如何解决萌萌长期治疗的费用,是否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朱敏和同事们陷入思考。为此,今年5月,该院向海安市慈善总会寻求支持,后经会商决定引入社会慈善力量,探索“一揽子”解决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难问题。
5月16日,海安市检察院与海安市慈善总会共同签约成立“安心护未”慈善基金,并出台《“安心护未”慈善基金管理细则》(下简称《管理细则》),引入社会慈善力量加大对困难未成年人的资助、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延伸司法资助“救急解困”功能。
根据《管理细则》,该基金救助的对象为陷入困境的涉案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未成年人因涉案而需要进行长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社工帮扶、就业指导等专业化关爱服务,缺乏相关专项资金的。
“安心护未”基金在海安市慈善总会设立账户,按照“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统一规范”的原则进行管理,旨在帮助涉案困难未成年人走出心理、生活等多重困境,全力打造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专属基金。下设基金管理办公室,由基金管理办公室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审查,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未成年人提出资助意见,经海安市检察院分管院领导、检察长逐级审批同意,后经海安市慈善总会审批同意支付资助资金。
为了让基金用得更好,“安心护未”基金设立监事会,由海安市检察院检务督察人员组成,每年度听取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汇报,对年度预算、决算和基金运用情况进行审查审核;对专项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对大额款项的投向进行实时监督。
“安心护未”基金成立后,海安市检察院当即帮助萌萌申请到1万元慈善基金,并于6月底汇入萌萌就诊的医院账户,并与院方签订心理治疗合作协议,保障申请资金专款专用。如今萌萌渐渐走出了心理阴霾,已重返校园。截至目前,基金已救助包括萌萌在内的3名涉案未成年人。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