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东良 李娜
□ 通讯员 任万虎
6月7日上午,一场“马扎议事”正在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康宁社区进行。
“回家10分钟,停车半小时”“争抢车位、私家车挡道,影响小区和谐”……议事会上群众代表纷纷“吐槽”。
网格员刘帅耐心记录,与社区一起拿出分类管、联动调的解决方案。社区牵头召开全体业主代表大会,拟订小区停车管理办法,刘帅与业委会成员一起厘清车辆底数,清理小区内社会车辆。同时,加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居民规范文明停车。不到一个月,小区抢车位、乱停乱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用实用管用办法为百姓顺气解“疙瘩”,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德州市着力打造两个中心,一个是办事中心即政务服务中心,做到‘一扇门’为民服务;另一个是解事中心即‘一站式’矛调中心,做到‘一扇门’为民解忧,确保群众诉求有地说、有人管、管到底。”德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浩浩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近年来,德州市通过“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网格化治理、最小应急单元和治保会建设等举措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说理,遇到困难有人帮助,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
群众遇事有地说理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德州市将“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乡三级组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形成指挥有力、协调有序、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为建强各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德州市不断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访调对接联动机制建设,整合行专性调委会、个人调解室、仲裁办、心理咨询机构等进驻各级调解中心,推动“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全链条服务”。目前,建成1个市级、12个县级、134个乡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社区、管区、行政村(居)建立调解中心589个。绘制“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工作流程图,统一受理、归口办理、分类处理,建立首接负责、分类办理等9项机制,规范各级调解中心运行,构建起调、审、裁、议一体化格局。
同时,德州市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建设应用,推广“山东解纷码”,实现与网格化治理平台、智慧调解平台等横向互联,市县乡村四级纵向贯通。2024年以来,德州市共线上受理矛盾纠纷8.2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
网格化守护大平安
11月5日,平原县桃园街道胜利社区网格员冯进悦在江南华府小区巡逻时,家住二楼的刘大爷反映屋顶漏水没人管,联系楼上邻居不配合。冯进悦一边安抚刘大爷,一边联系物业管理人员共同开展排查处置,最终发现问题是楼上住户屋内管道破裂漏水。随后,楼上住户对管道进行了维修,解决了刘大爷家的问题。
德州市以居民小区、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设立网格,以企业、机关、学校、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为基本单元设立专属网格。全市优化设立网格10905个,实现网格划分全覆盖无缝隙。为解决网格过大、不便管理问题,德州市进一步细化网格,建立子网格或微网格4876个。
为了厘定职责清单,德州市出台网格员职责清单,明确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发现报告问题等6大类19项职责任务,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目前,全市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3040名,吸纳社区(村)“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加入网格员队伍,专兼职网格员覆盖率达100%。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解决矛盾纠纷类事件3.9万件,开展服务类事项14.88万件。
如何确保网格事项得到及时解决?德州市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建立“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网格事项五步闭环运行机制,确保问题及时解决。据统计,今年以来,德州市各网格收集社情民意6万多条,办结各项事项192.81万件,办结率达99.8%。
打造最小应急单元
“小孩儿在路边哭,说找不到妈妈,眼看天快黑了,我也很着急。”近日,家住德州市陵城区的乔先生途经南环西路时遇到了一名走失儿童,在帮助其寻找父母无果后,乔先生便向安德街道紫云社区矛调中心求助。
了解情况后,社区启动“最小应急单元”处置程序,在工作群发布走失儿童讯息,动员派出所民警以及社工等多方力量寻找走失儿童的家长。“我们仅用10分钟就获取了具体地址,安全将男孩送回了家。”最小应急单元组组长许琨说。
宁津县棠湖小学将最小应急单元防控理念与校园日常管理和教学等各个环节相结合,形成全方位校园安全防护网。“我们设置应急疏散指示牌,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在公共场所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在校园出入口和重点区域实现24小时监控。”棠湖小学校长李颖伟说。
今年以来,德州市全面提升基层治安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建设以社区(小区)、重点单位场所等最小区域为应急单元的防控机制,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工作,打造以网格支部、红色驿站为主,警民联络点、便民服务点、保安室、微型消防站为辅的阵地群,全面覆盖社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和商业市场、行政村等重点部位,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巡查、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以“小单元”处理身边事、解决大问题。截至目前,德州市共成功打造最小应急单元5000余个,处置各类突发应急事项2000余件。
同时,德州市全力推进治保会建设工作,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治安防控力量建设的意见》,对基层治保会组织机构、运转保障、能力建设提出要求。明确治保主任一律不能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一律必须在本村居住、一律将治保员工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全市已健全完善治保会5555个,配备治保人员17982人,实现社区和行政村全覆盖。今年4月以来,治保会提供破案线索154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99人,化解矛盾纠纷1167起,救助群众713人。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