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承“应援尽援、能援优援”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服务品牌,推行支持起诉、劳动仲裁、人民调解等援调联动工作机制,同时和区妇联、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等沟通协作,减少受援人的维权成本和时间,切实实现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应援尽援优援”。近年来,通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
推行“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工作模式
“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德城区法律援中心积极加强与检察部门协作交流,充分发挥民事检察支持起诉职能,依法向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建章立制,及时有效推进沟通协作,保障支持起诉与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的顺畅运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度和司法公信力。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德城区司法局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出台《关于加强民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就“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案件受理条件、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以“法援惠民生”服务品牌为载体,联合检察院通过普法讲座、集中宣传、新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支持起诉”的受理条件及范围,扩大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影响力及知晓率。近年来,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检察院共办理“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案件255件。
创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
“法律援助+仲裁”,与区人社局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座谈、走访加强沟通协作配合。通过“法律援助+仲裁”,切实为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职工、农民工发生劳动争议、确认劳动关系、支付劳动报酬、劳务纠纷、工伤等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持续加强协同工作效率。近年来,通过“法律援助+仲裁”办理了135件法律援助案件。
“法律援助+调解”,与调解机构协调沟通,采用“援调对接”机制,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情况下,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近年来,通过“法律援助+调解”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
为更好的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通过加强与区妇联的沟通协作,为600余名妇女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用专业知识有效解答了她们的法律问题。同时,借助17名“德城区反家暴女律师法律援助团”,为11名遭受家暴的妇女积极维权,使她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密切关注退役军人及家属的法律需求,借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法律援助工作站贴近群众优势,形成联动维权机制,及时帮助退役军人及家属化解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为退役军人及家属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0多次,解决了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和工会保持良好沟通协作,对于遭受拖欠工资等需要维权的职工,由工会推送至区法律援助中心,近年来,已经为41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职工,及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指派擅长为职工维权的律师,通过法律手段争取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保障“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对于通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规范办理流程,提升案件质量。在确保案卷质量上,通过把好案卷“材料关”,确保每一份案卷、每一个环节的材料完整;把好案卷“文书关”,督促承办律师在案件办理中全面履行法律援助告知义务,提高案件办理质效;把好案卷“监督关”,按照标准要求,认真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确保法律援助案卷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法律援助的办理过程和办理质量。
近年来,“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显成效。其中通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中,由德城区司法局协助拍摄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例《15年后的和解》已于2023年3月26号在央视一套《今日说法》栏目播出,这是切实履行法律援助为民的有力实践。德城区1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法律援助案例荣获全市2023年度“十佳法律援助案例”之首,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和促进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多办精品案件,努力在每一起援助案件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后,德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和各职能部门有效衔接、协作配合,营造法律援助维权良好氛围,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弱势群体,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通讯员:王娟)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