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麦秸垛

2024-10-10 14:57:47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标准+

杨金坤

麦秸垛是乡村的标志,是乡村独有的风景。在树木和村庄的包围中,星罗棋布地排列着。远远望去,宛如落入人间的神明,在炊烟升起的地方,守护着村庄。

每年麦收以后,麦子前脚走进家里,一根又一根麦秸,抱团成垛,像温顺的小狗一样,坦然地依偎着村落,守护着家门。如果说丰收的麦子给了我们物质上的温饱,那麦秸垛就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

对麦秸垛最为敬畏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在他们面前,草垛是那样神圣、庄严。父亲认为一个麦秸垛的好坏大小,不仅标志着当年收成的丰欠盈余,关联着老人们脸上笑容,也影响着儿女的婚姻去向。母亲认为麦秸垛的大小、形状,能反映一户人家勤劳的程度和生活的层次。持家有方的人家,麦秸垛码得整整齐齐、有棱有角、有条有理,麦秸垛的顶部覆盖得严严实实,四周的地面清理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再大的风雨也摧不倒、淋不透,遇到连绵的阴雨天,家里照样烧着干爽的麦秸生火做饭。

麦秸垛的位置要选在地势高处,以免底部遇水腐烂。父亲先铺一层麦秸打底,然后均匀地向上码放,一层层地拨平踩实。打好底后,母亲把麦秸往上摞,父亲层层往外放,到一定高度时,父亲把麦秸往上垛,母亲再逐渐回收。为了防止雨水让麦秸垛受潮而沤烂,顶上还要厚厚抹上一层麦秸泥。老远望去,麦秸垛就像一座高高的粮仓,在夕阳照射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有麦秸垛围着的村庄是温暖的、安闲的。麦秸是庄户人家生火做饭的燃料。烧麦秸,烙出的饼馍吃起来既香又软。往往是,家里没有柴火烙馍了,母亲就会大着嗓门吆喝:去场里拽点麦秸来!

麦秸垛是畜禽的天堂。村里骡马牛羊多,鸡鸭猫狗也多,有的是自行溜达到场里,边拱边吃,有的是主人牵到这儿,拍一下它们脑袋,径自走了,将它们托付给麦秸垛。鸡鸭结伴来凑热闹,优雅的鸭子慢悠悠,急性子的母鸡咕咕地叫着飞奔着,扒拉扒拉,刨几刨,东叼西啄,觅草籽、觅虫子、觅被风遗忘或被主妇之手遗漏的麦粒。

有麦秸垛掩映的童年是饱满的、诗意的。有月亮的晚上,呼朋引伴聚到打麦场,玩打仗、捉迷藏,麦秸垛是天然的屏障。折麦秸为矛,披麦秸为甲,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百玩不厌。

对于父母来说,麦秸垛是他们的粮食、炊烟,是他们生命中的温暖。对于在村中长大、生活在城市的我来说,是孕育我生命的襁褓和血脉、是我成长的根系、是我最后的精神归宿。

我始终认为,我是故乡的一根麦秸,被风吹到了陌生的都市,我在寻找着我的麦秸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