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走,开会去!“小板凳”议“大民生”

2024-09-06 16:36:32 来源:​人民网 -标准+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千峰北路社区,居民霍阿姨对记者说:“孩子常年在外工作,很多事情不想给孩子添麻烦,社区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娘家,遇到问题就找社区,找网格员。”霍阿姨简单的比喻道出的是对社区工作的肯定和信任。

长期以来,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居民的难题。由于物业费偏低,物业公司往往疏于管理,导致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然而,随着社区网格员的介入,居民们终于找到了“出口”。

为了探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社区治理中的新实践,由山西省委政法委、山西省委网信办、法治网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近观枫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近日走进了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千峰北路社区。

社区居民与网格员召开“小板凳”议事会。人民网 安霄雨摄。

近年来,千峰北路社区推行了一种名为“小板凳”的工作法,核心在于“枫桥经验”的群众路线,社区工作人员搬起小板凳,深入群众中去,与居民像家人一样交心,通过面对面倾听诉求,点对点沟通协商,手牵手达成共识,共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搭建起社区服务的“连心桥”。

“通过‘小板凳’,我们面对面地和居民交流,让他们摆问题、讲难题,我们找对策,随时随地和他们唠家常,把各种问题都化解在谈话里。我们将‘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的原则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千峰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周彩先介绍道。

“‘小板凳’打破了传统办公场所的隔阂,社区工作人员跟我们的距离更近了,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李阿姨跟记者说,“小区门房外的民情民意收集簿、居民微心愿箱是我们的‘打卡地’,有任何诉求都可以写上去,每周四都有专人早早来到小区,我们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第一时间给解决。”

“邻里之间的矛盾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楼上楼下矛盾最多,水管漏水了,楼道养狗影响对方了,自己解决总是闹得不愉快,我们在第一时间介入,能防止矛盾扩大。”千峰北路社区第三网格员乔亚楠,作为第一批成为社区网格员的“老人”,谈起网格员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心得,“多去居民家里走访,谁家有个困难,哪家闹了矛盾,心里都得有个数。”

“小板凳”,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一份深情的承诺,一种温暖的象征。厚厚的台账承载着民情冷暖,基层干部们渴望与群众心贴心、手挽手,他们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这一小小的“板凳”议事会,不仅牵动着民生大计,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抓手,将惠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真正实现了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枫桥经验”作为基层治理的典范,源于矛盾化解,服务于矛盾化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千峰北路社区,这一经验已深入人心,成为社区治理的宝贵财富。(安霄雨)


编辑: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