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三言两语,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2024-08-29 15:04:12 来源:央视网 -标准+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当了30年法官的鄢先瑜,却又在退休后接受返聘,做起了人民调解员,专管“家务事”。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天山枫桥”综合法务区,有一个“三言(鄢)两语(瑜)调解工作室”,鄢先瑜就在这里,完成了数百件婚姻家事案件的诉前调解。

再剑拔弩张的夫妻,走进这个房间,也要暂时“休战”,相对而坐,在鄢先瑜的主持下冷静讲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慎重处理。”做了半辈子审判工作的鄢先瑜,有一套自己的调解方法。为了减少诉讼案件的数量,在立案之前,她会先将当事人召集起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争将纠纷矛盾化解在源头。

话说开了,双方解开心结,达成和好意向后,法院便可为他们出具民事调解书。“这种处理的结果有利于化解纠纷,使矛盾得到尽快地解决,从社会层面来讲,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鄢先瑜说。

在婚姻家庭矛盾中,最受伤的往往是天真无辜的孩子。在涉及未成年人抚养问题的案件中,鄢先瑜总是将孩子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

对于要离婚的夫妻,鄢先瑜选择优先考虑“劝和”,如果夫妻感情没有破裂,或者经过调解,双方愿意放下矛盾,为了孩子重新接受彼此,那么再好不过。但若是破镜确已难重圆,那么鄢先瑜也不会强求,而是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综合性别、年龄、父母责任心、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做出对孩子最有利的建议。

曾经有一个案件让她印象深刻。一对剑拔弩张闹离婚的夫妻,来调解时,他们还带上了孩子。出于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保护,一般来说,法院不会让孩子直面这些程序,但鄢先瑜对夫妻俩说,既然来了,就先问问孩子的想法吧。

她把孩子带到一边,孩子哭得很厉害,但却懂事地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会支持父母的决定,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担心。鄢先瑜把孩子说的话转告给夫妻二人,再加以劝解,一家三口在调解室抱头痛哭,原先火药味十足的夫妻也冷静了下来,一致决定为了孩子重新修补家庭矛盾。一旁的鄢先瑜也很感慨,“当时我就觉得,我做的这些工作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事实证明,“立—调—审”程序互嵌,立案与诉前调解同步推进,情理与法理两手抓,这样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方法,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效果。鄢先瑜曾在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担任副庭长,见过许多被法律挽救的青少年,后来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在各行各业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法院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为她的调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更加坚定了她要于微小处挽救婚姻、挽救家庭、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为社会和谐做贡献的信念。

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对个人来说,是在用实际行动当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守护者,对法治而言,是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的重要途径。

像鄢先瑜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在乌市沙区法院还有很多。近年来,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将起诉到法院的矛盾纠纷“返流”到当事人居住地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化危机于源头。

务实、有效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同时也彰显司法的温度与温情。正如鄢先瑜说的那样,这份工作让她能继续为人民做实事,特别有成就感,“只要还能干得动、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