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 | “执行110”跑出“加速度” 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2024-08-24 09:58:51 来源:新华网 -标准+

新华网太原8月23日电(记者 刘杨)切实解决执行工作中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是重要一环。

近日,记者跟随“近观枫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山西行采访团来到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太原中院)。为了高效找到被执行人,破解“找人查物难”的痼疾,同时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太原中院于2023年6月1日开通了“执行110”线索举报电话(0351—5678110)。太原法院“执行110”是山西省范围内首家设立的“执行110”,也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由市中院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通的“执行110”。由专人全年全天24小时值班接听,进行无缝隙常态化执行。只要接收到被执行人行踪线索或其财产线索后,执行干警就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出警、精准打击,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权益。

“中院牵头、全市一盘棋”的“135”机制、“29221查人找物方法论”,建立定期考评体系、发扬传统文化,创新工作思路……近年来,太原中院积极为群众的“钱袋子”提供能动的司法守护,“执行110”是其中的一项有力抓手。

经太原中院统计,自举报电话开通以来接听电话6404次,其中出警电话592次,联系法官电话30次,咨询电话4087次,信用修复电话56次,协助执行电话2次,投诉电话28次,其他电话1611次,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4年3月26日18时许,申请执行人王某甲发现被执行人王某乙在太原市中心医院附近彩票站购买彩票,拨通了5678110。当天18时46分,杏花岭法院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10”通知,迅速出警,于19时10分将被执行人王某乙拘传回杏花岭法院。经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被执行人于21时50分将27万余元资金全部转入申请执行人账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原来,原告王某甲与被告王某乙系亲戚关系。2021年6月,被告以急需用钱为由向原告借款。2021年,原告分三次通过微信转账的形式转给被告30万元。后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还款15000元,余款未还。经杏花岭法院判决,责令被告王某乙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王某甲返还借款本金285000元。判决生效后,王某乙迟迟未履行生效判决。经王某甲申请,杏花岭法院于2022年7月立案执行,通过法院执行系统网络查控,扣划被执行人6000余元。

此案顺利执结,反映出找人查物是执行案件执结的关键因素,法院开通“执行110”,便于发现执行线索快速反应及时出警,这是守护民生权益的重要举措。并且,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基于“和合”文化的基本精神,采取柔性沟通、善意执法的方式,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打通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壁垒,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工作。

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大格局优势。下一步,太原中院将继续发挥“执行110”机制作用,统一指挥、协调出警,通过警执一体化手段,深度融合执行工作强制性与警务专业保障,让出警效率和效果均得到保证。

据介绍,“执行110”运行一年以来,拘传208人,拘留66人,扣押车辆22辆,出警迅速、着装规范、执法文明,形成了强大震慑力,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营造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