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近观枫桥|山西太原:拉家常、议难题,“小板凳”上解民忧

2024-08-24 09:58:56 来源:中国青年网 -标准+

中国青年网太原8月23日电(记者 张玘云)“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近日,记者跟随法治网、山西省委政法委、山西省委网信办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近观枫桥”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实地调研“小板凳”工作法在基层的运用。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端。如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社区探索出了一套接地气的“小板凳”工作法。

“我们在长廊上、庭院里、居民家中随时随地唠家常、听建议,在谈话中就把矛盾化解了。”万柏林区千峰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周彩先介绍了“小板凳”工作法的特点。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与群众同坐小板凳,学习政策、商议事情、解决问题,有效解决了小区地下室充电、杂物乱堆乱放、邻里矛盾纠纷等问题,逐步建立起“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小区,难事不出社区”的居民自治自管模式。

千峰北路社区的“网格议事亭”。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 摄

“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小区的健身器材装在哪里,装什么器材,就出现了争执,甚至有人阻挠施工。”周彩先说,借助“小板凳”工作法,社区工作人员邀请了群众代表,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解决方案,最终根据居民们的意见做了调整,在小区内规划了合适的区域,并采购了多样化的健身器材进行安装。

走进千峰北路社区,就可以看到建在楼门口的“网格议事亭”。由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党员中心户等组成的“小板凳议事会”常在这里“开门”找问题,与社区居民共商共议,解决平日里遇到的问题与矛盾。议事亭旁边的长廊内,还会开展邻里党课、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反诈宣传等活动,将惠民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努力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千峰北路社区网格员正在进行反诈宣传。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玘云 摄

据介绍,今年以来,社区一共收集社情民意80多条。“每周四我们都主动来了解情况,看有没有邻里矛盾之类的问题,帮他们解决。”千峰北路社区网格员乔亚楠介绍,小区门房外挂着民情民意收集簿、居民微心愿箱,每逢周四固定日“逢四说事”,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会拿着民情台账来到小区收集记录居民反映的问题,将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就地解决,防止矛盾扩大。

千峰北路社区通过“小板凳”行动,形成“收集-协商-解决-反馈”的闭环机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处理,简单问题网格处理,一般问题社区处理,急难险重的问题协调上级职能部门处理,做到快速响应。“我们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小板凳’组织迅速、形式简单、贴近群众的优势,在现场摆问题、讲难题、议对策,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周彩先说。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