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沈阳辽中“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显成效

2024-05-29 19:20:32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国强 韩宇

今年3月初,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走失一名少女。辽中区镇东派出所驻村警务助理王春刚骑着警用电动车,打印走失少女照片挨家挨户寻找。“这孩子跟父母赌气,坐车跑到了亲属家,我拿照片刚进屋,就听这家主人讲,孩子没事,我马上报告派出所将孩子接回家。”王春刚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

快速找到走失少女,得益于沈阳市公安局辽中分局开展的“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辽中公安分局根据区情,创新采取“三员融合”模式在全区187个行政村全面铺开“一村一警务助理”,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成事”成为村民对警务助理的评价,辽中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健表示,自全区187名警务助理驻扎乡村后,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45起,化解440起,110警情同比下降30%以上。

辽中区虽然已撤县设区8年,但“区外壳、县内核”的短板仍然较为突出,乡村治理仍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治理难题,辽中公安分局顺势而为,在全区187个行政村重新招录高素质水管员、正风肃纪监督员,赋予驻村警务助理职责,三员合一,发挥他们具有一定威望和群众基础,人熟、事熟、地熟优势,实现资源整合、成本节约、效能提升、多方共赢。

同时,辽中公安分局还对187名新任驻村警务助理分批次开展多轮业务培训。2024年1月1日,所有驻村警务助理全部上岗工作。

在辽中区达子营村,驻村警务助理胥长华每天在自己“责任田”里至少跑三趟。近日,村里老吴跟老李因院墙外土地归属产生纠纷,双方险些动手,村民忙给胥长华打电话。到现场,胥长华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一卷白线,喊来邻居帮忙拉直,用土办法几下子“断定”李家占了吴家约四分之一垄地,不到半小时就平息了邻里纠纷。

新型警务模式运行以来,全体驻村警务助理在各派出所的指导指挥下,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做群众“贴心人”“主心骨”“连心桥”。

在西街派出所,所长王健每周组织驻村警务助理召开的例会都围绕着用黄、橙、红三种颜色区分的矛盾纠纷台账展开,根据程度不同,分为三级预警机制,每一起矛盾纠纷都有一本专有册子。

翻看一本“红色”册子,里面登记的是一起“家庭买墓地纠纷”。村里祁老先生过世,老伴和子女们因墓地选址闹了矛盾。王健派出警务助理贾文涛做工作,联合乡里乡亲多次上门“说和”,墓地选址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除了排查化解矛盾,警务助理还参与巡逻防控、反诈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一村一警务助理”在辽中区扎根后,驻村警务助理与“全区党员干部实名包保易受骗群众专项活动”无缝衔接,全区电诈警情大幅下降。

实践中,辽中公安分局通过不断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驻村警务助理身兼三职,分属辽中公安分局、区纪委监委、区水务局管辖,为切实解决多头管理等实践难题,在辽中公安分局的推动下,目前已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公安主推,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驻村警务工作格局,全体驻村警务助理归口公安管理考核,村屯不得指派下达与“三员”职责无关指令。

此外,辽中公安分局结合在农村地区开展的“零警情”创建活动,检验驻村警务助理工作质效。截至目前,已有55个行政村实现了警情“零发生”,驻村警务助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正在逐渐显现。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