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把“调”再向前延伸 守护广厦千万间

——解码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法院诉调联动化解房地产风险工作法

2023-12-21 14:32:1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网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见习记者 张运恒 刘琳 方芳

12月15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的第25次发射任务。当天正值周五,“航天小镇”龙楼镇海滩人潮涌动,来自各地的数万名游客齐聚观礼火箭发射,“零距离”感受航空航天魅力。

自2016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以来,航天旅游热度持续攀升,随之一起被“点燃”的,还有火热的文昌市房地产行业,由此衍生的房地产纠纷纷至沓来。

法院处在纠纷化解的最后关口,究竟如何从末端发力?2023年12月11日至15日,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海南省委政法委、法治日报法治网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央主要媒体采访团走进海南省文昌市,探访入选2023年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的文昌市人民法院,看看他们如何破解这道难题。

向前一步,“法院+住建”诉调共联动

2019年3月,为了破解房地产纠纷频发“僵局”,文昌法院主动“走出去”,设立防范房地产风险巡回法庭(以下简称巡回法庭),办公地点就在文昌市住建局房产管理室。

前不久,一小区业主因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破产申报债权的问题,导致利益面临受损风险,欲向法院起诉开发商。

现场,法官与文昌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一同接待业主代表,耐心地释法析理、协调,将开发商和业主间的矛盾化解于诉前。

“涉房地产案件具有特殊性。办案周期冗长、司法程序繁琐,极易造成当事人讼累的问题。巡回法庭设在市住建局,就矛盾问题接受咨询,能直接答复的当场答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谈到设立法庭的初衷,文昌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钟垂林介绍。

多研一道,300名业主纠纷化于未诉

实现权利慢、信访风险高,是涉房地产案件的另一特性。动辄数十亿元的巨额“真金白银”,牵扯着成千上万企业经营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

去年年底,文昌一小区近300名业主集体到住建局投诉,称开发商早期收取契税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并未交到政府部门,导致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引发双方矛盾。

和往常一样,该市住建局房产管理室主任符史飞掌握信息后第一时间,便将投诉信息反馈给法院,由法院组织调解工作。经过符史飞和法院审判调解团队释法说理,业主最后同意先自行缴纳相应的费用,开发商也承诺后期归还这笔款项。目前,已有200多户业主成功办理不动产权证。

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法官与文昌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合力研判、共同调解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据了解,文昌市法院与市住建局不断加强互动,全方位研判案件信息、落实工作方向,有效降低了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激化成讼的可能性。

更上一层,创新机制主动“出击”

2018年,对于文昌法院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海南省限购政策出台后,文昌大批业主起诉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

随着连环诉讼等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文昌法院工作人员也绷紧了神经:案子走到这一步,我们还能做什么?

为此,在充分了解民营企业困难、诉讼风险顾虑后,巡回法庭创新运用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担保,分批分期退还当事人购房款,避免企业流动资金被冻结,维护业主利益的同时保障了企业稳定运营。

最终,诉讼标的额共计近1000万元的涉民营企业案件得以“案结事了”,真正做到便民利企。

“创新模式释放企业流动资金,确保企业应诉过程中正常经营不受影响,为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营造了法治便利的营商环境。”文昌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邓德武告诉采访团记者。

2023年11月,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文昌法院诉调联动化解房地产风险工作法位列其中。

不论是前端发现、联动化解,还是创新机制,背后的逻辑始终如一:文昌法院将“枫桥经验”运用到房地产领域,把诉调对接的“调”再向前延伸,依法实质性化解纠纷,才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唯有如此,才能与群众所想贴得更紧,与社会所盼走得更近。

编辑:王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