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打造诉源治理好“枫”景

哈尔滨南岗法院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2023-10-10 22:21: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冲

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运恒 方芳

“您好,蒋法官,我们这里有两起医疗纠纷,患者情绪非常激动,您现在方便过来一下吗?”接到哈尔滨某医院负责人的电话,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哈西法庭副庭长蒋月姣立即赶往法院设在该医院的医疗纠纷巡回法庭。

哈尔滨市南岗区有着丰富的医疗资源,辖区内三甲医院以及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的医疗机构共计900余家,优质的医疗资源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但随之而来的医患纠纷也日益增多。医疗纠纷案件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且案件审理存在着证据收集难、责任分担认定难、鉴定结论采信难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顽瘴痼疾。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引导规范作用,南岗区人民法院锚定黑龙江省高院提出的“推动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工作目标,在哈西法庭设立“医疗纠纷法官工作室”,并在辖区4所重点三甲医院设立全省首批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医疗纠纷巡回法庭根据医院及患者的需要,进行现场调解或开庭,对医院自行调处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及时派员现场指导、现场确认,增强调解的机动性,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医疗纠纷巡回法庭成立以来,诉前化解医疗纠纷12件。

同时,医疗纠纷巡回法庭还建立了收集反馈司法意见建议机制和典型案例通报机制。医疗纠纷巡回法庭直接面向医患纠纷当事人收集意见建议,并结合工作中发现的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医疗机构提出司法建议改善医疗服务行为,减少纠纷发生。针对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或具有警示意义的问题现象,医疗纠纷巡回法庭进行典型案例通报,以案说法开展普法宣传,努力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医疗损害鉴定意见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针对医疗纠纷鉴定慢、鉴定难问题,我们引导医患双方进行诉前鉴定,并着力构建‘诉鉴对接绿色通道’,不断规范诉前鉴定工作流程,医疗纠纷案件平均鉴定周期同比缩短97天。”南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常鹤向记者介绍说。

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只是南岗区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探索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积极选派员额法官对接全区20个街道办事处205个村(社区),着力构筑预防、排查、调解、审判一体化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创设全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工作室’,主动联系地理标志行政主管机关、地方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做好普法宣传和示范裁判(调解)工作,以创新的方式司法守护‘五常大米’在内的龙江地理标志产品。”

“发布全省首份《家事审判白皮书》,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发布‘年度刑事审判典型案例’,在全省首次集中公开宣判20起偷逃高速通行费案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价值判断的‘风向标’作用,从更深层面推动实现少讼无讼。”

编辑:吴迪